美國財政部長斯諾表示,若最終未能說服中國讓人民幣自由浮動,才考慮立法向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徵收關稅。對於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問題,斯諾指出,在訪華期間,中方的回應「相當好」,他傾向繼續以游說方式,鼓勵中國採取較彈性的滙率政策,貿易制裁只是最後選擇。
斯諾表示,中國理解美國為何認為固定滙率機制並不適當,以及對美國工人、農民及製造業的影響,並理解為何美國認為滙率機制必須轉變。他續稱,中方非常高層的官員對有關問題的回應相當理想,顯示中國同意朝向更靈活滙率機制的方向。他又認為,中國需要採取中期措施,為人民幣過渡至自由浮動作準備。
另外,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者芒德爾(RobertMundell)昨日在北京出席一論壇時表示,中國不應讓人民幣升值,或者在可見將來擴闊人民幣波幅,有關政策轉變將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壞帳增加、令外資直接投資減少等。他說:「據我所知,在金融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際貨幣組織,建議一個發展中國家將貨幣升值。」
此外,《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央行行長福井俊彥下月將訪問中國,與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會面,就人民幣滙率交換意見。不過,有關報道未獲日本央行證實。該報又指出,日本央行12月將在北京設立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