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br>北京介入港事務益民主派

《亞洲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
北京介入港事務益民主派

【本報訊】7.1大遊行後北京為穩定香港局面,除推出經濟優惠政策外,更打破回歸以來慣例,高調接見多個香港團體,《亞洲華爾街日報》一篇評論指出,此做法是「危險策略」,北京干預會令民主派有機會抬頭,並將「加快香港民主步伐」變成明年立法會選舉議題,對親北京政黨造成壓力。
上述題為「北京對香港的危險策略」評論,稱北京在7.1後雖然採取溫和態度回應大遊行,但同時也以挺特首董建華為名,介入香港事務,此做法會令香港「在未來四年產生不少問題」。
文章認為,7.1大遊行後,北京授意特區政府暫時撤回23條草案,並以經濟優惠政策支持特區,希望特區強調發展經濟,減低港人對政府的不滿。

23條隨時捲土重來
但文章指出,7.1遊行前,香港的經濟已較一年前轉好,故此,公眾對政府的不滿,是出於對政治發展的不滿多於經濟原因,現時的經濟優惠政策並不會奏效。
評論又指出,回歸後北京堅守不干預特區事務底線,令一直以維持高度自治為「賣點」的民主派,在二○○○年的選舉流失不少選票,但現在北京更積極插手香港管治,以及支持不受港人歡迎的董建華,這樣只會再加強民主派一向以香港自治及自由捍衞者的形象。
評論稱,北京對港新政策的另一個危險,是7.1後香港政制改革已提上政治議程,北京希望將步伐拖慢,令他們可以繼續左右香港大局,到時政改必定會成為明年立法會選舉的焦點,為民主派提供競選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