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新措施阻熱錢流入

泰新措施阻熱錢流入

【本報綜合報道】泰國昨天實施新的資本管制措施,以限制「熱錢」流入當地進行短期投機活動。此舉反映亞洲國家數年前經歷經濟危機後,不願讓本身貨幣自由浮動,以免貨幣升值令經濟再度受衝擊。

避免經濟再受衝擊
泰國央行說,新措施不會影響股市和債市投資、直接投資及正常貿易活動,而該行亦無意推出更多類似措施。
根據昨天生效的措施,非泰國居民不可向當地金融機構存入超過5000萬泰銖(約936萬港元)的短期存款,除非存款期限超過3個月,以及有關存款有實質貿易或投資支持。
泰國金融機構進行下列交易也受限制:(1)直接借款;(2)向非居民發行短期債券工具;(3)購買外幣或泰銖遠滙;(4)買賣外幣或泰銖掉期合約;(5)其他類似借款的衍生交易;(6)賣出交收日不足兩天的外幣。該國上周規定金融機構不可向非居民借出證券。
新措施令泰銖昨天一度跌0.54%,低見40.79兌1美元,是6月27日以來最大跌幅。泰銖兌美元上月升2.5%,是表現最佳的亞洲貨幣,而泰國在過去3個月讓泰銖升值4%(以貿易加權計算)。
亞洲國家近年避免「熱錢」流入,因「熱錢」流向可以迅速逆轉,令經濟動盪。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說,區內現時的外滙儲備過高,將來可能變成「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