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聞一位小型公司老闆投訴的個案。他的公司一向經由強積金服務供應商,以銀行自動過數形式繳付強積金供款。由於公司業務繁忙,這位老闆又以為服務供應商寄來的僱主月結單只是例行公文,故一直沒有特別處理。
去年年初,他收到服務供應商寄來的催交欠款信時,已經覺得很意外;其後他曾致電該服務供應商的客戶服務熱線查詢,卻因多次未能接通,最後將事情擱置一旁。之後,這位小企的老闆卻收到強積金管理局的罰款信,理由是「遲交供款」,令他甚為氣憤。
最後,強積金服務供應商的經紀向他解釋,事件起因是由於溝通不足,而強積金管理局事後亦致函該小企撤回罰款信,風波才得以平息。
以上的失誤例子,許多中小型公司老闆是不是似曾相識呢?那麼在挑選強積金供應商時,究竟又應該留意哪幾方面呢?
其實,應該考慮的因素,大可分為兩方面,包括「客戶服務」及「行政支援」。
先說客戶服務方面,強積金供應商如果能提供積極跟進及一站式的客戶服務,的確可為僱主節省不少時間及省卻煩惱。若能再加上龐大的分行網絡,並同時提供客戶熱線中心及互聯網等等不同的服務渠道,更可方便僱主及其僱員查詢有關強積金事宜。
就上述的個案而言,強積金供應商如能主動致電該公司查詢,了解情況或予以跟進,相信問題早已可以解決。
同時,根據現時的營商環境,一般中小型公司的人手大多較為緊絀,所以強積金供應商若能提供一站式的客戶服務,例如包括強積金供款及投資諮詢服務,對他們尤為重要。
此外,強積金供應商必須與僱主保持緊密的聯繫,例如出版定期的投資概覽和季報、舉辦僱主講座等等,以便僱主更能掌握有關其強積金計劃的信息。
至於行政支援方面,強積金的一般行政程序不但繁複,而且瑣碎。強積金供應商如能提供充足的支援,相信既可減省僱主的營運成本,而且可提高效率。例如在供款方面,銀聯信託提供電腦軟件,便可方便僱主利用其現有的人事管理系統去計算強積金供款,在減省重複資料輸入的同時,亦減少出錯的機會,提升工作的效率。
再者,強積金供應商務必須不斷改善內部行政程序,除了提升其服務效率外,亦應顧及僱主的實際需要,以協助後者解決一些日常所面對強積金行政上的難題。
僱主在揀選強積金供應商時,無疑會着眼於公司的得益。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僱主,其員工的利益亦不可忽視。所以在作出選擇前,應了解他們對供應商在服務質素、基金種類等等選擇的期望。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銀聯信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