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家 新家庭社區教育及資源中心 黎文芝
早前跟婦女大使開每月例會(婦女大使是一些曾受配偶虐待並入住我們庇護中心的婦女。她們現已能堅強地面對新生活,並以「過來人」身份為本會宣傳和諧及反暴力訊息),臨近中秋,特安排一個環節,讓她們分享剛離開庇護中心後如何度過第一個中秋節及箇中感受。
其中一名已離舍五、六年的婦女憶述她帶着兩個女兒,剛開始依靠綜援生活,銀根短缺,加上沒有心情迎中秋,所以連月餅都沒有準備。當時住在對面單位的鄰居送來兩個月餅,她頓時百感交雜,既多謝鄰居的心意,但又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卑又自憐,更開始懷疑別人是否可憐自己是單親家庭,可憐自己的身世。
另一名離舍不到兩年的婦女,分享她去年度過的一生最難忘亦最難過的中秋節。她的兒子天真爛漫,一向甚得夫家上下愛錫,可以說是萬千寵愛在一身。離開丈夫前,每逢佳節,兒子的姑母姑姐等都會安排各樣節目讓他和表兄姊們共度歡樂時光。
那位婦女雖然與孩子有非常密切的溫馨關係,但孩子在緊絀的物資生活下亦少不了埋怨、比較,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實在令她很不好受,不由自主地自責,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決定,令孩子得不到應有的物質生活。
另一位婦女對她數年前帶着兩個兒子搬到陌生地方居住時,如何欠安全感仍歷歷在目。一天,她接兒子放學返家,開門時,一位老伯忽然問孩子「你冇阿爸㗎?」把他們嚇一跳,只懂問,「你問嚟做乜?」事後她不時想應該怎樣回答類似問題,每次想起,都令她感到難為又難堪,在場的婦女聽後都異口同聲表示曾受同類問題困擾。事實上,大部份受虐婦女離開丈夫初期都未能完全接受新面對的景況,會逃避與其他人,甚至親友接觸,覺得「誰能明白我?」只有曾受虐的婦女,可以感同身受分享箇中感受。
在人月團圓的中秋佳節,期望大家都能關心身邊有需要的人,送上溫暖的問候,分享佳節食品,令他們都感受到節日的氣氛。我們誠意的關心,他們是感受得到的。當然,我們亦鼓勵曾受虐的婦女敞開胸懷接受別人的好意,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當你們成為婦女大使後,你們亦可以將愛心延續,為其他有需要的婦女送上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