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
對中共促成六方會談的國際好評之餘音還在繞梁,董建華於九月五日突然宣布撤回廿三條草案,美英等主流國家和國際輿論免不了再誇胡溫幾句。因為,誰都知道,以董建華一貫的傀儡相而言,如此重大決策,沒有北京的點頭是不可能的。
與此同時,對港人民意的勝利和傀儡特首的失敗,中共一反封鎖消息的慣例,各主流媒體都做了高調報道,幾大門戶網站也作為當天的要聞列於頭條,網民的評論也基本是正面的。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共高官,也紛紛表態尊重特區政府的決定,意在彰顯信守「港人治港」的承諾,以抵銷廿三條所引發的五十萬人大遊行的負面影響。此前,胡錦濤還表示支持香港的政治民主化。這一切,似乎預示香港政治民主化的光明未來,也會讓人由此遙望大陸的政治改革前景。
讓人看不懂的是,中共現政權的另一類舉動,則又是其一貫的統治方式,與以上的開明務實完全相反。儘管七一大遊行昭示了眾傀儡們治港的無能,對推行廿三條的失敗難辭其責。然而,七一大遊行後,中共力挺支持廿三條的各路傀儡,而狠批反對廿三條的諸位英雄。
一方面,從支持董建華到安撫葉劉淑儀,北京各級高官極盡高調的支持和厚待。在人民大會堂香港廳,主管港澳事務的曾慶紅又力挺民建聯,讚其為香港繁榮穩定作出了貢獻。顯然,曾慶紅為此作過充份準備,讚揚民建聯時,並非僅僅幾句抽象的口號,而是對民建聯的作為及其黨章和成員數目極為了解。無怪乎,民建聯主席曾鈺成在會後見記者時笑容滿面,並表示得到了鞭策。顯然,曾慶紅高調讚美民建聯,既是對其以往的聽話和賣力的肯定,也是以北京的支持為其力拼下次立法會選舉撐腰。
另一方面,中共發動大陸媒體和香港左報,對反對廿三條的各路英雄進行輿論圍剿。先是集中抹黑民主黨元老李柱銘和大主教陳日君,接着又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和涂謹申大肆攻訐,特別是對反董反廿三條最賣力的劉慧卿,更是窮追猛打。中共抓住二人參加台灣研討會的發言,不僅是香港的民建聯左客及其中共在港喉舌,以聲討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的憤怒筆調抹黑之,而且大陸諸多媒體也加入其中,從中共喉舌《中國日報》到享有開明盛譽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等,都有針對劉慧卿的批判發言,似乎是諸媒體合演的「愛國騷」。
由此,中共治港政策,從董建華撤回廿三條草案上看,即便是基於對現實的無奈而採取實用主義,不得不對民意做出重大讓步,也顯得足夠開明。然而,從北京對其傀儡的盡心呵護和對其反對派的極力抹黑的作為上看,可謂深領愛憎分明的鬥爭哲學之神髓,說明其實質性的獨裁慣性依然頑固。所以,到目前為止,開明還是中共之皮,而保守仍是中共之骨。好在,國際大勢和國內民意所形成的綜合壓力,已經強大到足以令中共不得不披上開明之皮的地步,即便是做騷,也比毫無顧忌地露出獨裁之骨的猙獰相好。
當獨裁政權不得不時常以開明姿態來裝飾自己的私利時,它所面對的就不再是愚昧麻木的一群,而是權利意識逐漸覺醒的民意。而這,正是改革以來中國的最大進步之所在,也將是推動中國走向自由社會的決定性力量。
圍繞着廿三條的較力的結果,給予大陸民間最明確最有益的啟示是:相信自己的自由權利不容踐踏乃為普世正義;相信自下而上的民間維權運動具有從根本上創造自由中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