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美元轉弱無礙港股

陸叔理財:美元轉弱無礙港股

港股在周二創出十五個月新高後顯著下跌,除了新加坡再次發現「沙士」病例外,美元轉弱,亦成為市場的一個離場藉口。觀乎美元兌歐元在上周高見1.08後便輾轉回落,近日更跌至1.12的水平,確實令人擔心歐洲資金為了避開滙率的風險,因而沽售美元資產套現。
其實近日美元下跌,很大原因是美國財長斯諾到中國游說人民幣上調失敗,因而令市場擔心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無法扭轉。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如果其貨幣繼續維持在外國人眼中的低水平徘徊,這確實對美國本土的生產力構成一定的壓力。因此,斯諾往中國游說的行動失敗,難免令人擔心美國的財赤壓力會因而增加,以致美元近日沽壓沉重。

流入資金非短線
但對於美元轉弱會影響港股的表現此說法,我則不太認同。雖然當日歐元升至1.19美元時,的確有不少歐洲資金因美元資產相對吸引,因而將資金調往美元區,而港股亦因而受惠向上,為港股今次升浪揭開序幕。但到了現在,歐元已回吐了不少,加上美元近日有轉弱的迹象,那是否代表早前入市吸納港股的歐洲資金趁勢離開,以避開滙率的風險?
要解開疑團,我們要先了解該筆資金是來自長線基金,還是來自短線投機的買盤。如果說這筆資金來自短線投機買盤,那我絕對相信同一筆資金會因為滙率變化而沽貨離場,而港股亦會因而受壓,出現顯著調整,甚至引發另一個跌浪。但若該筆資金已逗留在港三個月以上,則似乎並不似是短線投機買盤。而且從美電的表現分析,至今仍未發現有資金外流的情況出現,故有外資因美元轉弱而要沽售港股套現離場的說法,似乎難以成立。

而且美元近日的表現只是轉弱,並不是代表新的跌浪已經展開,故外資會否因而感到顧慮,並即時要將美元資產沽出,兌換回歐元,實在是一個疑問。因為此行動本身亦存有一個風險,就是一旦美元再度轉強,到時再要將資金轉回美元資產,便可能出現差價損失。對於一個基金而言,並不化算。
其實近日香港的投資氣氛明顯好轉,而全球經濟亦有所改善,故股票的吸引力應比其他投資工具為吸引,這才是基金應考慮的因素。
滙率的表現,相信對於一個基金而言,影響理應有限。而且只要美國的經濟繼續好轉,歐元兌美元的表現相信會在第四季開始轉趨穩定,投資者因滙率的波動而影響其股市投資的決策,相信非智者所應為。
故此,美元近日雖然回軟,但投資者實不應將焦點過度集中於這項因素上。只要美電溢價表現平穩,相信資金流出本港的數量不會太大,港股所受到的壓力亦應該不會過於沉重。只要「沙士」這個藉口不再擴大,相信恒指年底前仍有機會上試更高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