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住了幾日,今天返港。還是香港好,要是少了董建華和梁愛詩,香港更好。
在國泰機上看報紙,親切得很,好些日子沒看,更好看。新加坡的大酒店都有日本報紙,就是沒有香港的,證明地位還是不高。有一天在哪裏都可看到,像《紐約時報》,香港報紙才可以揚眉吐氣。
不夠水準的原因之一,從廣告可以看到,《紐約時報》的廣告和內容一樣精彩。甚麼才可以稱上「精彩」這兩個字?完全基於「品味」這個問題。
品味不好,英文叫為BadTaste。廣告上有「星展銀行DBS」的,就是一個BadTaste的例子。
「沒有甚麼不好呀!」有些人看了會說:「一個女子的臉,長得也不難看!」
是的,不是很醜,但是流下感動的眼淚,攝影師並不將那一「顆」眼淚強調出來,而是拍到眼邊的淚水發光,像乞丐的眼屎多過美女之淚。
那女子的唇下留着一粒白米,美女那麼一拍,多美的也變成醜,表面的BadTaste是香港腳,隱藏的更可怕。
看標題,光是「星展銀行」這四個毛筆字,任何學書法的人都會指出一行字中,有大有小才取得平衡。那四個字並排,由小到大,一二三四,「行」字特別大,大得奇醜無比!
細字寫着「90吧!先來一啖感動90日才找數吧!」
數一定要找的!0日和90日沒有分別,好處是這九十天你不必還利息,簽卡人的心理,都不着重利息有多少。要是斤斤計較的話,給現金好了。
不必還利息,會感動流涕嗎?這個廣告,實在白癡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