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零售股只宜短線投機

英之見:零售股只宜短線投機

港股跌勢依然未止,如果單從消息面來分析,很難預計市場表現會如此情緒化,一個頗有機會只是個別事件的沙士個案,會惹起如此規模的恐慌性拋售。
不過,如果有機會接觸散戶甚至基金經理,則不難預計出現這種場面,人人各懷鬼胎鬥傳火棒。香港根本甚為缺乏長線投資者,個個炒短線,一旦逆轉自然有大批沽盤湧現。
筆者不敢說零售股已十分值博,畢竟累積升幅甚大,回落後以過往的標準計,依然並未太便宜,而且正如過往的分析,香港零售商的能力證明並不多,早前的升浪不外是宏觀環境轉變而已。不過觸發調整的消息並非太可怕,短時間內累積如此大的跌幅,是有吸引性去博反彈。

東方表行條件較佳
東方表行(398)表面條件依然最佳,如果抱冒險心態,則可以考慮幾間金行。現時逆市買零售股,只是一個短線的投機建議,帶有保留的主要理由,始終是目前仍欠業績支持,自由行推動盈利,依然是停留在憧憬階段而已。
早前升勢凌厲,筆者刻意比較克制,寧願作為一個Out的股評人,而不作剎那英雄去晒威水版。隨着經驗漸豐,長期接到一大堆求救電郵,便不難明白股評人的責任,以及升市基調的薄弱。
才一個星期前,仍有讀者查問5元買入的中國海外(688)應如何處理,當然在這一兩天,電郵中的蟹貨內容來了一次大革新,全部都是新近出籠的概念股,似乎已有可能幾年不翻身。
在高潮當中推波助瀾,不錯是點石成金的明星,可是如果公司欠缺實質因素支持,高價買入的跟風者永不超生是絕不出奇,而分析員及股評人,是不可長期以止蝕位來推卸責任。
筆者只是平常人,也不想以道德標準來束縛自己,何況免費的分析出錯是理所當然,不過希望至少做到一點,是盡量投資在一些長期可望有所增長的公司。股市不是零和市場,好公司的價值可以穩步上升,但當然家家有求,不少人寧願走捷徑,能夠成功傳送火棒到下家手上,短線利潤會更深,有市場下亦無可厚非。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