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於墨西哥出席世貿會議時,進一步解釋其發債言論。他表示,發債是考慮在出售政府資產時,可否有多種不同的形式,例如可換股債券或債券,令資產能以最高價值出售。
原則上,他不同意透過發債消滅財赤,因為這就等於「碌卡」度日。
他稱,除現有基建資產項目是可以考慮透過發債融資外;未來5年還有逾1000億元的基建項目需要興建,也可研究「透過發債籌集發展資金是否更加好呢?」
至於政府發債,他說,主要考慮是否可以把資金運用得更好,以及香港債券市場是否可以透過政府發債而更趨成熟。
另外,唐氏提及很多市民存款利息很少,若政府發五至七年期的債券,「對於這些存戶來說,可以收到一個更好、更穩定的回報。」
另外,滙豐銀行行政總裁麥雅文也認為,政府目前考慮發債是適當時機,因為目前利率低沉,利率曲線較平。不過,他強調,發債只是支付財赤的工具,而非滅赤的手段。他未有估計債券的合適年期,只認為市場會接受長年期的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