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經濟增長還看消費

國際視野:經濟增長還看消費

在政府和聯儲局搏命催谷下,美國經濟確有反應,繼第2季經濟經修訂錄得3.1%增長後,近日已有部份分析員在侃侃而談指第3季將出現5%或以上經濟增長,是否如願,當待證實,不過筆者則認為,此說除非另有目的,不然似乎過於樂觀至有點信口開河。
正如本欄昨日所指,「布拉格」能力挽狂瀾於既倒已屬超額完成,只要看看布殊接過克林頓留下的「燙手竽」之後3年所發生過的事,便知布殊和格老能力「撐」美國經濟不致崩潰是否應記一功,所以人們不能埋怨之餘,更不應對美國經濟能保持強勁增長抱太大希望,皆因九牛二虎之力出盡,財赤已接近極限、利率再下降空間已不大,那麼還有甚麼「子彈」可用?經濟急彈與能否持續乃兩碼事,日本何嘗不是在政府大力催谷下出現過數次「黎明假象」?
美國經濟存在的隱憂是就業情況未見真正改善,儘管失業率高企原因部份乃結構改變或轉型造成,但必須知道的是,依重內部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美國,若這些失業人士沒出路,又哪來消費,GDP又會有甚麼影響?

失業率高企成隱憂
有人反駁謂,美國消費依然能保持,又何懼之有?這點原因有二:第一是實際收入(名義收入減去通脹)因通脹下滑而增加,物價便宜,人性貪念驅使手鬆點實屬正常;第二是利率偏低,不少家庭利用再按揭消費,這股力量可不能小覷。
可是隨着裁員之聲未遏,打工仔又有何議價(工資)能力?美元另一跌浪剛展開,貨幣實際購買力將被削弱,加上長期債券孳息回升,影響按揭利率調高,將令置業或再按揭者卻步,消費市場一旦萎縮,經濟增長嘛……!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