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體壇有一個怪現象,做運動員不但未能像外國選手般創業興家,就算討生活亦十分困難,籃球好手蔡淦華(Steve)深明這個道理。去年,Steve因一次交通意外斷腳,令他無緣參加釜山亞運;受到沉重打擊下,Steve毅然放棄籃球事業,轉當私人健身教練,將多年的健身經驗發揚光大。 文:李勇明 圖:黃冠華
中學二年級已有六呎三吋高的Steve,他的天賦本錢在學界籃球賽無往而不利。九五年,當時只有十七歲的他已獲甲一組籃球隊福建招手,首次在本地最高水平的籃球賽事中亮相。「嗰時自己雖然夠高,但上身就偏瘦,所以開始同朋友一齊去做Gym練大隻,等打波時更有爆炸力。」Steve說。
「當時打籃球幾乎係我嘅生活全部,我去健身都係為咗打籃球打好啲。最初接觸健身時,其實都幾辛苦,但我仍堅持每星期做三至四次Gym;不過之後見到胸肌同手臂好似大隻咗,就特別有滿足感,幾辛苦都覺值得。」
七年的甲一及港隊籃球生涯中,Steve曾代表香港參加多項國際賽,其中包括九九和○一年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先後與NBA網隊球星馬田和火箭中鋒姚明同場競技,令他畢生難忘。去年釜山亞運前夕,Steve因一次電單車交通意外斷腳,被迫退出港隊;醫生更建議Steve今後不宜作劇烈運動,誰不知,這個飛來橫禍卻改變他的人生目標。
「我決定利用自己多年嘅健身經驗,考個專業健身教練資格(IPTI)。以前打波,加埋教波津貼,一個月都有萬幾蚊收入,但缺點係唔穩定;現在教健身,由於係收佣性質,正式係多勞多得,收入穩定得多。」Steve加盟CaliforniaFitness不足一年,目前已是位炙手可熱的私人健身教練,每天的預約排得滿滿,工作時間由早上八時至晚上十一時。
籃球場帶給Steve的滿足感,原來在健身室亦能找到。「記得有個十四歲後生仔,叫我幫佢增高。其實以佢年紀,根本唔適合做重力訓練;所以我為佢設計幾種由拉筋、帶氧運動及阻力訓練組成嘅健身方法。佢好勤力練習,最後重練到病埋,嗰時我都幾擔心,不過幾日後佢再嚟,話畀我聽真係高咗嘅時候,嗰種滿足程度同贏工商盃差唔多。」
英文名:Steve
年齡:25歲 身高:6呎3吋 體重:190磅
上季效力球隊:太平洋電訊
現職:CaliforniaFitness私人健身教練
個人榮譽:97及98年學界馬拉松籃球賽、最有價值球員
出席籃球大賽:
97、99及01年亞洲盃
97年全國運動會
99及0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00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