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滙價應否升值的爭拗如火如荼,美國國會議員將日內提交議案,要求若人民幣不升值,則要對中國貨品實施懲罰性關稅。此消息導致人民幣遠期不交收合約折讓價再升至接近歷史高位。但證券界仍相信,人民幣滙價不會有大變動。
外電報道,一群包括共和黨及民主黨的美國國會議員周一表明,由於美國財長斯諾上周的亞洲之旅無法達致目標,說服中國立即將人民幣升值,故他們將展開行動,向廣泛的中國入口貨品徵收關稅,以達致強迫人民幣升值的目的。
他們認為,人民幣滙價人為地偏軟,是導致270萬美國人喪失製造業崗位的主要原因。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明年將競選連任,故受內部壓力以求降失業率。
在亞洲時段交易、反映市場對人民幣滙價看法的1年期人民幣遠期不交收合約,昨日折讓價由周一的1625點子,升至1780點子,離今年高位的1875點子不遠。交易商表示,除上述消息外,亞洲貨幣普遍處強勢,也刺激人民幣遠期合約造好,但成交額相當低。
怡富基金大中華投資總監鍾民穎表示預期,人民幣滙率一年內不會有大變化,而滙率過早自由浮動會衝擊經濟。瑞士CFC集團首席策略員MichaelPreiss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指出,布殊面對的政治壓力愈來愈大,迫令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但他料未來12至18個月,中國也不會改變滙率政策。
滙豐外幣策略員MikeNewton也指出,人民幣升值可能導致輸美貨品價格上升,其實不受普羅美國人歡迎。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昨日接受《彭博資訊》查詢時也重申,看不到人民幣有上升的可能性。
怡富基金大中華投資總監鍾民穎認為,人民幣是否升值並非關鍵因素,因中國經濟在強勁出口帶動下高速增長,是因內地迅速工業化及提供大量廉價勞工,而非幣值過低所致,即使人民幣在可行範圍內調升,亦不會改變這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