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布及娃娃成搶手貨<br>東京古董展 旺丁又旺財

古布及娃娃成搶手貨
東京古董展 旺丁又旺財

經濟不景氣,但日本的古董市場並沒有因此蕭條,就像早前的「東京古董展」(AntiqueJamoree),展場多達700個攤位,3天的展期吸引近5萬名參觀者,可見這個市場依然好生興旺。許多參觀者都滿載而歸,提着袋子、抱着娃娃、扛着古董桌子往地鐵站走去,一時間,搜集古董儼然成了一個有趣的全民運動。

除了東京以外,其他日本大城市均常舉行類似的古董拍賣會。撇開全球古董商流通的古畫、古幣、古瓷等常見收藏不談,日本古董有其獨特的市場色彩,一些古布、舊玩具及各式具有歷史印記的生活用品,都是古董拍賣會或展覽會上受到青睞的貨品。
其中,最受女性青睞的收藏品要算是「古布」(即是年代久遠,兼有出產年份的布疋)許多女性穿着和服、踩着夾腳木屐、提着藤籃前往會場選布,有的帶回去製作和服、有的則選「碎布」當拼布。筆者見到一名與會的家庭主婦,拿起一條從昭和時代傳下、手工細密、售價高達7.6萬港元的彩色拼布,摸一摸布,後來還從袋子掏出相機拍下它的照片。

古布受婦女喜愛
承襲日式和風傳統外,不少古布店老闆也在傳統中試圖創新。65歲的橫田亞夫,7年前從汽車公司退休,過去擔任工程師的他,現在則寄情古布,自己在神奈川開了一家店,他引以為傲的說:「我們的店做和服給不二家糖果娃娃穿,是全日本首創。」
不過,面對日本長年經濟不景氣,有一派古董商認為,已衝擊到古董市場的價格,但另一派古董商則堅持日本人還是十分有購買力。

國民購買力仍在
古董商野村健一說了一個有趣的例子:「有一名家庭主婦走進我店裏時,看到一件喜愛的花瓶,直說沒有錢、沒有錢,但又說好喜歡、好喜歡,最後掏出很多錢、很多錢。」
他認為,日本人「超愛買東西」、「超強購買力」的情況並沒有改變。確實,從東京古董展的盛況即可略窺一二。
撰文:台灣《蘋果日報》記者:潘怡靜
攝影:台灣《蘋果日報》記者:鄧博仁

具230年歷史、厚達700頁的拉丁文樂譜,歐洲商人Fdelandre原沒有把它拿出來展示,見到記者才從箱底拿出這本寶貝。
(售價約3.8萬港元)

昭和時代的彩色拼布,售價高達7.6萬港元。

手工及拼花皆精緻的拼布,深受日本家庭主婦的喜愛。

日本老伯穿着和服也來逛古董展覽會。

不要小看這塊招牌!這是100年前一家麒麟啤酒店的木頭招牌,售2600港元。

想要尋到好貨,一定得精挑細選,從品質、年代到價格,都要看得仔細。

挑塊心愛的花布,做拼布、和服,是不少日本女性的生活樂趣。

廢紙也有人要,一箱1900至1930年的信件、便條紙,可不便宜,要4600港元。

120年歷史的木魚,重達10公斤,售價逾9000港元。

1928年的美國黑膠唱片播放機,卡通造型播放裝置及整組收藏設備,原售價6.5萬港元,現場價4.9萬港元。

1928年的美國黑膠唱片播放機,卡通造型播放裝置及整組收藏設備,原售價6.5萬港元,現場價4.9萬港元。

古董電話售價3800港元,下方的木椅售價1900港元。

不二家娃娃是日本玩家熱衷的收藏品,把20年的娃娃穿上和服,可以為賣相加分,售價每個約6700港元。

1880年知名品牌FG洋娃娃,臉蛋維持較好,雖然手部色彩已斑駁、袖子鈕釦有1顆已脫落,售價仍高達16.5萬港元。

不二家娃娃是日本玩家熱衷的收藏品,把20年的娃娃穿上和服,可以為賣相加分,售價每個約6700港元。

高45公分的大型黑色娃娃,在日本只有3個,售價逾3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