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日俄悄悄遏制中國的企圖 - 張華

解讀中國:日俄悄悄遏制中國的企圖 - 張華

俄羅斯自然資源部日前否決了鋪設通往中國的輸油管建議,改為鋪設一條通往遠東港口海參崴市的石油管道,以便將西伯利亞地區的原油及天然氣賣給日本。

俄國傳媒報道,俄羅斯總理卡西亞諾夫將於九月底訪華時,把這個「壞消息」轉告中國。對北京而言,這意味著中國將失去一個穩定的石油來源。

在自然資源方面,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兩項重要的制約,一是淡水快將不敷應用,二是國產石油不斷萎縮。早在一九九三年,中國已開始輸入石油,現時每年入口近億噸,到二○一○年,三成石油將需依賴入口,而主要來自中東。

近年中國雖千方百計尋找一個穩定而安全的石油來源,包括競投黑海油田、鋪設通往中亞的油管等,但這些努力都徒勞無功。

九十年代與俄羅斯關係正常化後,北京即與莫斯科商討興建輸油管,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石油,輸送到中國東北的石油重鎮大慶市。國家主席胡錦濤五月訪問莫斯科,也跟總統普京達成共識。然而,俄國卻出爾反爾。

中國崛起 俄人不安

除俄羅斯國內複雜的政治因素外,表面上這是日本人利誘俄國的結果。日本不但答允低息貸款八十五億美元給俄國開採西伯利亞油田,還承諾每天購買一百萬桶原油(一年就達到一百億美元)。

可是,中俄輸油管計劃胎死腹中,或多或少反映了日、俄對中國崛起的憂慮。更確切的說,兩國正在悄悄的遏制中國。

日本不惜代價遏制中國的意圖早已不是秘密,然則俄羅斯這個中國「盟友」,為何也要與日本同流合污呢?從地緣政治來看,強鄰總是令人惴惴不安,除邊界糾紛,還牽涉邊境地區資源的爭奪、跨境犯罪等問題。俄羅斯當然不希望中國崛起為強國,這不但削弱俄羅斯在區內的影響力,還可能威脅俄羅斯遠東地區戰略安全。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影響力日增,現時已有逾二十萬中國人在區內經商、打工,不少原僱用中國人的俄羅斯人,已「淪為」中國人的僱員。

連普京也曾警告說,若遠東地區的俄羅斯人不在繁衍後代和在經濟改革方面做出成績,他們終有一天要說漢語。俄國的民族主義分子亦叫囂不已,指摘中國人「侵略」俄國,要把中國人趕出遠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