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孚
台灣出現了號稱十五萬人的「正名大遊行」。所謂正名,是要正國名,現在台灣還是叫「中華民國」,遊行者要求改名為「台灣國」。
遊行的人據說超過十萬,但不到十五萬,就稱十五萬吧,也是香港「七一」五十萬人大遊行的三分之一不到。且不說台灣的人口有兩千兩三百萬,而香港只有六百多萬人,人們不必在這上面去評定兩邊遊行的大小,但至少從香港人的眼光看來,這十五萬人的遊行不能算怎麼大吧。
李登輝去作了二十分鐘的演說,大叫「中華民國」已經名存實亡,沒有國土,只存國名,台灣這一片地方應該改名為「台灣國」才是。
怎麼改法:一個辦法是自行宣布,外加一個辦法是以「台灣國」之名擠進聯合國,以取得國際承認。
自行宣布之前,他們要進行公民投票,表示民意是要改國號的。
據說,台灣人大多數要求獨立,改「台灣國」之名以獨立。據說而已,是不是真的這樣,恐怕未必。據說台灣人以他們的民主現狀為滿足,認為大陸不民主,因此不願和大陸統一在一起,除非大陸也能民主化,那才能考慮統一,否則就寧願獨立,自走民主、自由的道路。
這似乎言之成理,不過,請看看香港吧,香港的民主、自由勝於大陸,「七一」的五十萬人就是一個證明,在大陸上是不可能有這樣的遊行的,香港人以此為傲,但並沒有人因此要求香港獨立,只是希望維持「一國兩制」,河水不犯井水,不來干預香港這些民主自由。香港人初時未嘗不擔心,在「七一」五十萬人大遊行以後,中央會出面干預,然而中央並沒有這樣,只是加強在各方面挺港挺董,只是加強和香港多方面的溝通,對港人港事,不作任何干預。香港因此得在「一國兩制」的陽光之下,自由自在的健康成長。
香港可以,台灣為甚麼不可以?台灣一旦實行「一國兩制」,還可以保留軍隊,比香港更勝一籌呢。台灣人為甚麼這樣害怕「一國兩制」?抵制「一國兩制」?
或者有人會說,台灣和香港不同,在實行「一國兩制」之前,台灣不是由外國人在佔領和統治。這就更好辦了。大家都是中國人,中國人為甚麼要向中國人鬧獨立?
不過,有些人並不自認是中國人,只承認自己是台灣人,要自行其是,自行立國。
談到立國,這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份,已有幾百年歷史,生活習慣到文化傳統都是中國化的,想去中國化都不可能。
有人說,他們自由的意志是不與同中國,要台灣獨立。他們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但是,十多億中國人也有對台灣不可抹煞的權利。你如果要公民投票,主張獨立;十多億中國人反而沒有權利,保留台灣於中國的版圖麼?
劉慧卿到台灣去大談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人自己決定,是在不適當的場合,作了不適當的言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