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香港(2388)上周公布中期業績,期內純利跌12%至30.1億元,較預期為佳,中期息0.195元,派息比率達68%。期內非利息收入上升12%,一連串削減分行及人手行動導致成本下降,加上延遲一些IT項目發展,令集團經營溢利上升6%至44.7億元。另外,呆壞帳撥備下降5.5%至16.69億元,亦幫助業績造好。
事實上,中銀的股本回報率已由較早時的只有8%逐步改善至10.5%,中期目標更達15%以上。雖然集團的盈利能力已逐步改善,但資產質素仍是值得擔心的因素之一。雖然經過較早時一系列改善貸款質素的行動,問題貸款比率已由8%進一步下降到7.8%,信用卡撇帳率及住宅按揭拖欠比率亦分別由12.3%降低到10.25%及由1.75%下降到1.51%,集團亦會接受專責委員會的建議,聘請風險總監及營運總監各一名以加強風險管理及強化未來發展。不過,中銀的問題貸款比率仍遠高於同業的平均4%以下水平,期內,畢馬威把已審核的中銀企業銀行貸款中的16%下調評級,亦增加了問題貸款比率再度惡化的風險。
經營成本方面,經過一系列削減分行及員工數目行動後,集團成本對收入比率維持在31%的低水平。但集團維持於未來3至4年動用35億元作科技開支的目標,相信成本再下調的空間將十分有限。現時中銀的淨息差為1.79%,較上年同期的1.85%為低,亦是本港銀行中屬偏低的水平,因此,集團未來需進一步開拓新業務如財富管理、信用卡及消費性貸款才可改善盈利能力,因此,成本亦料會進一步增加。
雖然中銀未來有機會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但以現價預期PE15倍、股本回報率只有10.5%來看,估值不便宜,相信要有更實質的消息出現才可令股價進一步造好。
鄧聲興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