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等發展中國家,銳意研發導彈和核彈,是要彌補空軍欠缺長程攻擊能力的死穴。這些國家中,北韓的導彈發展計劃可說是最成功,不受經濟破產拖累,卻接連發展出新式導彈,射程範圍直擊日本以至於美國,直叫美日忐忑不安。
北韓導彈技術如此猛進,得力於冷戰時代的共產國家大老──蘇聯和中國。北韓金日成政權一直被傳是蘇聯的傀儡政權:由蘇聯送返平壤建立政權的金日成,效忠對象是克里姆林宮。
從六○年代起,北韓就從蘇聯取得「幼鮭」導彈和有關技術,後來又和中國共同開發DF61導彈(計劃七八年取消)。
直至八一年,北韓從埃及購入「飛毛腿B型」導彈,再根據從中國取得的技術加以改良,獨自發展出射程更遠的改良型「飛毛腿」和「勞動」導彈。
蘇聯解體後,北韓吸納了一批俄羅斯科學家,開發出可攜載核彈頭、射程遠至美國西岸的「大浦洞二型」洲際導彈。
對於發展導彈,北韓是不遺餘力和不惜工本的。平壤早有定策,就是要有核子和導彈技術,用軍事力量贏得國際地位,因此北韓寧國人捱餓,也要發展核子和導彈技術。不過,北韓銳意發展導彈諷刺地又給空虛的國庫帶來收入。
伊朗以石油和其他資源,換取北韓的導彈和技術;北韓導彈價廉和性能佳,吸引中東多國和巴基斯坦入口,成為北韓賺外滙的生意,也是北韓協助巴基斯坦研發「高里」導彈,換取製造核武技術的本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