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馬門券風波 「有限度」致歉<br>足總承認排隊購票非良策

皇馬門券風波 「有限度」致歉
足總承認排隊購票非良策

【本報訊】西班牙勁旅皇家馬德里與「萬人迷」碧咸八月初來港獻技,數以千計球迷通宵露宿買票盛況記憶猶新,主辦賽事的足球總會昨日公開核數報告,港府最終只需補貼八十二萬元,但足總同時作出反擊,指港府沒有反對公開發售門票比例,又指康文署及警方對售票混亂有責任,足總僅願意就數據混淆致歉,康文署則表示,「政府所給予的小數目財政支持實在物有所值。」 記者:鄭豐俊 羅偉光

足總昨向康文署提交賽事核數報告,交代門票分配數字,約四萬張門票中,四成公開發售,內部認購佔三成,贊助商及賽事支持機構共獲一成八門票,而逾一成門票為贈券及廂房座位,足總副主席許淇安表示,一般慣例三成門票作公開發售,由於這次獲政府「包底」,故把公開發售比例增至四成,他說曾就門票分配比例諮詢有關部門,結果是無人反對。

港府補貼82萬元
足總主席康寶駒則說,出售門票是足總、康文署及警方三方共同責任,不應由足總獨力承擔,但他願意為「數字上的混淆致歉」,並承認以輪候先到先得方式售票不是最理想,因此會檢討售票安排,包括參考日本等地,透過互聯網及電話訂票後到便利店取票,亦可能透過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現時未有定案。
足總報告指賽事總支出為三千四百九十多萬元,門票及贊助收入約為三千四百一十多萬元,港府需「包底」補貼八十二萬元,較預期的一千萬元上限少,主因是足總不按慣例及合約條文,自願放棄抽取百分之八的賽事毛利,即約二百萬元的利潤,若連同這筆款項,港府實際上需補貼二百八十多萬元。

中港聯戲金數萬
皇馬表演賽門票最高價達一千五百元,足總不肯說明皇馬戲金實際數目,但根據核數報告,「球隊及相關稅項」一項支出即兩隊球隊的戲金佔近六成達二千萬元,足總稱稅項約二百萬元,而中、港聯隊戲金僅數萬元,即是皇馬戲金高達一千八百萬元。
許淇安否認票價太貴,因為若非政府「包底」,足總根本不可能獨力邀請勁旅來港,加上大球場座位有限,票價需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平衡收支,至於是否因為獲港府「包底」致皇馬不願減收戲金,許淇安說:「我只能相信可能係咁,但唔能夠證實。」他又表示,廉署曾就售票安排調查,但他不了解調查進度。

助發放正面信息
康文署則發表聲明,指初步認為帳目合理,並指賽事有助本地消費,又吸引國際傳媒報道,有助發放香港已從疫情中恢復的信息,因此給予八十二萬元的「小數目財政支持實在物有所值。」並「欣悉」足總承諾檢討售票安排。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核數報告顯示大型賽事有能力吸引商業贊助,他認為港府不應再隨便以公帑補貼,「投放資源搞好就業問題重實際。」

朗拿度在港作賽一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