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多星期前,胡錦濤飛赴江西考察,並專門前往瑞金、于都等「革命老區」,瞻仰毛澤東故居、紅軍烈士紀念塔等革命舊址,探訪困難職工,呼籲中共幹部要「發揚優良的革命傳統」。這是繼去年底前往西柏坡後,胡錦濤上台後第二次參觀革命聖地。
究竟現在還有哪些人熱衷毛澤東時代呢?除毛的忠實信徒外,下崗工人、農民,以及不滿社會現狀的人,都會借緬懷毛澤東之機,暗貶今天物慾橫流、貪官橫行。
總而言之,中共官場愈腐敗,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人愈多,崇拜毛澤東的人就愈多。當然,相對九十年代初,近年的毛澤東熱只是小巫見大巫,但絕不代表現時社會問題較少,相反,現在貪污愈演愈烈、貧富愈來愈懸殊。
胡錦濤當然深明箇中道理。他上台後兩次造訪毛澤東故居,參觀中共早年的革命聖地,目的當然不是為毛澤東熱火上加油。相反,除借老毛來壓服江澤民外,胡還要乘機安撫民間的不滿情緒,讓毛澤東熱難成氣候。
胡錦濤在革命聖地的兩次發言,不但說給中共各級幹部聽,也是他與老百姓訂立的一項新「社會契約」:他將全力推動全黨上下,以中共傳統艱苦奮鬥精神,繼續為老百姓謀幸福。
因此,他要求各級幹部「千方百計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下大氣力抓好農民增收減負和扶貧開發工作,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工作」。這些都是為民、利民之舉,有助紓緩民間的不滿情緒。
但是,面對現時貪污腐敗、貧富懸殊等老百姓最關心的議題,胡錦濤當然明白到自己的局限性,不是一、兩項新政策就能解決的。
另方面,老百姓對他期望甚殷,希望他的「新三民主義」(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能夠得到真正的落實,令他們過上好生活。
胡錦濤暫無力改變這些事實,只好退而求其次,藉著探訪那些苦苦掙扎的革命老區人民,向其他同樣飽受生活折磨的老百姓表明,中共不會置他們於不顧,仍然關心他們。這些探訪和發言,只是權宜之計,民間的不滿或稍紓緩。
但望梅不能止渴,關鍵還是要中共幹實事,嚴厲打擊貪污腐敗,減少貧富不均的程度。否則,這份「社會契約」很快就會被老百姓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