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後求醫難治愈<br>每年逾500學童患弱視

八歲後求醫難治愈
每年逾500學童患弱視

【本報訊】衞生署的「學生健康服務」發現,香港學童健康問題以視力最為嚴重,即使在檢查視力時容許學生戴眼鏡,仍有一成九學生視力不及格;當中每年更發現多達五百名學童患上弱視。衞生署提醒家長,弱視必須在八歲前治療,否則治愈機會很微。 記者:譚秀嫺

張太雖然早發覺女兒藝桐的視力不太好,有時連五、六米外的巴士編號都看不清楚,以為她有近視,但因藝桐四歲時曾到眼科醫院檢查,當時醫生說:「眼球發育未成熟啫。」張太當時因此未正視問題。

上樓梯容易跌倒
藝桐大約六歲時也曾去眼鏡店,但店員說她毋須配眼鏡。直至一個月前,張太帶藝桐參加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才發現她左眼患了弱視,當時她已七歲半;張太說:「我好驚,怕醫唔番,影響佢一世。」
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學生健康服務)麥國恒昨在記者會表示,弱視小朋友會依賴其中一隻眼睛看東西,以致另一隻眼成為「懶惰眼」,由於腦部相關視力區未發育,不能把眼睛看到的景象變為訊息;腦部發育在八歲完成,因此必須在八歲前治療,否則治愈機會很微。他指出,患弱視小朋友通常是一隻眼患上遠視,或兩隻眼的近視相差三百度以上,或有斜視;家長一般很難察覺子女有否弱視,因為弱視兒童只會在上樓梯時較容易跌倒、打乒乓球等要求快而準的動作較難做到而已,因此家長必須帶子女檢查。

磨沙膠紙貼眼鏡
治療方法是把健康的眼睛遮蓋起來,迫小朋友運用另一隻眼睛看東西,以刺激腦部發育。起初藝桐用膠布或紗布遮眼,又痕癢又「醜怪」,她常常哭;現在改用一片磨沙膠紙貼在眼鏡上,情況改善了。
衞生署每年都會免費為學生檢查視力,並容許學生在檢查時戴眼鏡,但仍有一成九學生視力不及格,顯示家長應勤替子女檢查視力。

張藝桐須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右邊眼鏡亦貼上透明磨沙膠紙(圖),協助改善左眼的弱視問題。
成啟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