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的數字來看,政府只付出八十二萬元的包底費就請得皇家馬德里足球隊來港表演,實在是很划算的一筆開支;但是只要細心看數據,就知道這個數目是經過「化妝」的,因為足球總會突然宣布放棄二百多萬元的主辦費用,才令政府的包底費大減;若果足總堅持收取主辦費用,政府的開支便高達三百萬元。
不過,我們認為,不管是八十二萬元還是三百萬元的包底費,政府這次津貼皇馬來港表演依然算是一項物超所值的開支。試想想每年放煙花也要耗費超過一百萬元,卻只會給人一種「例行公事」、沒有甚麼瞄頭的感覺;這次皇馬來港卻令整個香港熱起來、令整個城市熱鬧高興起來,所牽動的宣傳及振奮人心作用更是難以估計;像這樣的開支,實在是很有效益的。
我們更相信,特區政府在未來應繼續推動及協助不同團體舉辦不同的表演盛事,包括國際巨星演唱會、著名球隊表演賽等;這一方面可讓市民有更多機會欣賞高水平的球賽及表演項目,另一方面更可作為吸引遊客包括內地自由行旅客的重點項目。
香港雖然日常也有不少娛樂、演藝及體育節目上演,但是真正達到世界級水平及有廣泛號召力的項目卻寥寥可數,近年更因經濟不景、市民不願消費而進一步減少。結果是,香港市民直接欣賞世界級盛事、賽事的機會大減。假若特區政府能積極協助團體或機構主辦盛事,便有機會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鼓勵更多的巨星、著名球隊途經香港表演,對市民來說不是個好消息麼?
更重要的是不同地區都銳意發展旅遊業,都在發展不同的景點及吸引遊客的好去處;香港雖然因放寬自由行而有新的「客源」,但要維持對遊客包括內地自由行旅客的吸引力,卻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單倚靠購物商場或既有的景點,而必須找到新的「賣點」;舉辦不同的表演盛事及賽事便是其中一個有效方法讓遊客不斷重臨香港。我們認為,既然香港在未來也打算以旅遊業推動經濟、增加就業,特區政府積極協助不同團體及機構主辦世界級表演盛事實在是理所當然的做法。
要繼續推動主辦國際盛事,特區政府有必要檢討今次皇馬表演賽的一些安排、失當之處,例如盡量增加公開發售門票的數量,讓公眾有更大機會買到賽事門票;例如盡量增加銷售門票的渠道及地方包括網上購票、電話購票等,減少公眾長時間輪候之苦等。只要好好吸取這些教訓,改善安排,那未來特區政府再推動大型盛事,所帶來的將是更大的效益及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