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九龍警區刑事總部一名一個月前做了「通波仔」心血管手術的警察司機,昨午當值期間到健身室做運動,結果昏迷地上,二十多分鐘後才被人發現,送院搶救後不治,警方正調查事件內情。有心臟專家建議做完手術的病人,最好能在初次運動前與心臟科醫生商議,作出適當運動量的測試和評估。
死者莫華炎,年四十二歲,為亞皆老街西九龍警區刑事總部的高級警員,當差十多年,行內花名叫「貓仔」,主要工作做警察司機。他在一個月前做過「通波仔」心血管手術,康復後如常上班。
消息稱,昨午五時,莫當值期間到一樓的健身室做運動,當時有同袍離開見他單獨在內,豈料二十多分鐘後再有同袍到健身室健身,發現莫倒於地上昏迷,撞傷流血,同袍即大叫,驚動其他人召救護車,將他送院搶救,惜延至傍晚六時許證實死亡。
有同袍懷疑死者事發前做過運動,卻不知做哪種運動。警方對莫當值時走進健身室,突然死亡仍作調查。
心臟專家何鴻光醫生稱,所謂通波仔的波仔只是其中一種工具,最常見是放心血管支架,一條心血管有七成收窄,醫生才替病人動手術,心血管若只有四、五成收窄,醫生便以改變病人生活習慣方式治療,換言之,做完「通波仔」手術不代表絕對安全,當已達四、五成收窄血管之栓塊突然破裂,形成血塊塞住,病人一樣有突發死亡之機會。
何鴻光又說,病人做完心血管手術後,何時開始做運動,最好能與心臟科醫生商議,並做一些測試和評估,知悉最適當運動量的指標。除此之外,病人應要注意自己的膽固醇控制、不要吸煙、做適量的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