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控制注碼迎接調整

實戰理論:控制注碼迎接調整

港股持續的升勢確實令投資者振奮,面對大漲小回的市況容易令人勝利沖昏頭腦。升市之所以令人如癡如醉,在於不斷讓投資者獲利,大家只會埋怨賺得少。就算遇上震倉或單日調整,跌勢尚未令大家產生不安情緒就已經迅速地回升。
然而,最危險之時就是此時,潛移默化的威力就在於此。在心理上,不買貨的不安感覺已超越了擔心股價下跌的戒心,隨之而來就是出現只買不沽,死揸不放的不理性行為。大家要記着,我們小投資者並不像基金大戶有無限注本錢去溝貨,只要資金被鎖,就算跌市也無力執平貨。雖然在牛市中蟹貨或許最終會捱回高位,但所損失的機會成本就實在太大。

套現才是真利潤
在牛市升浪中雖可看好後市,但在策略上仍需懂得資金的調配、注碼的控制。當手持的股票已累積了很大的升幅,就算後市仍看好,也應該減磅套現。不套現的利潤始終是帳面利潤,並不是真正的利潤。就算沽貨後股價再升也不用埋怨,因為大家手中仍有貨,只是數量減少罷!要知道已大升的股票再大升的機會率及幅度不會太大,倒不如將套現的資金在調整中買貨或吸納未升之落後股。舉個例說,大家看好滙豐(005),但筆者亦曾建議大家於94元減磅,可是大市始終不肯調整,滙控其後再升10%,投資者可能有所怨言。但大家有否想過,在往後的升市中其他藍籌之升幅是多少?基本上大都較滙豐升幅大:買中銀(2388)升兩成半,買地產股也升兩三成。

再升空間極有限
現時大市的情況也是一樣,指數升至一些重要阻力區,就算指數不肯調整,上升的空間有多少?大家心中有數。雖然氣氛仍佳,中長線基本因素仍好,但現價入市回報率有多少呢?值博空間有多大呢?而下調壓力及幅度方面都不細,以估計的500-800點調整風險去博300-500點的利潤,絕對是缺乏值博空間,在現階段的策略,始終是減磅為佳。
筆者在上周二及周五的「投資學堂」專欄已指出短期見頂訊號陸續出現,現在是營造浪頂之時,跌市未必立時出現,但在造頂的過程中,部份股份可能率先回落,先大市的跌而跌,大家宜留心。筆者估計浪頂位將介乎11200-11300點之間,而調整目標有可能是10200-10400點。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