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談到友人的投資為其帶來可觀回報,意猶未盡。其實每個人也具備一些令自己成功的特質,但是否能把握並加以利用,結果卻大相徑庭。經濟影響民生至深,奇怪的是,少聞有本地學校教授學生理財及實用投資學,是以學生對資本市場運作大多一知半解,尤幸坊間良籍甚多,只要努力研讀,投資技巧必有長進。
成功投資者各有自己的成名故事,在芸芸投資大師中,菲臘.費雪(PhilipA.Fisher)以長線投資成長股聞名,股神畢菲特對他推崇備至,稱費雪及格蘭姆(BenjaminGraham)為奠定其投資智慧最重要的兩位啟蒙老師。費雪於1931年創立個人投資顧問公司,本人亦是德州儀器(TexasInstrument)及摩托羅拉(Motorola)首批投資者,在1958年首版的《普通股及不普通利潤》(CommonStocksandUncommonProfits)一書中,費雪仔細道出其選股心得,值得細味。
費雪相信透過長期持有成長股即能致富,在這裏,長期是指數十年甚至永遠,他自己身體力行,在很年輕時已成巨富。
每次買入一家公司前,他首先考慮的是該公司是否擁有具市場潛力的產品以支持最少數年盈利增長,亦看管理層是否着力開發新產品或業務以取代將會過時的產品。優良的產品及服務是一家公司能否長期成功經營的要素之一,故位居考慮首列。
費雪精於分析高科技及工業公司,故特別看重企業的科研績效。研發最終目的除了賺錢,還是賺錢,公司必須能把研發開支化為盈利,與競爭對手比較時,研發開支佔收入百分比亦要合理,新產品及業務標誌着公司的未來,管理優良的公司必會投放足夠金錢研發新產品。人事對公司發展往往具決定性影響,尤以小公司為甚,他必查看公司是否具有完善的銷售隊伍、企業文化是否能激勵員工、僱員及行政人員與公司關係是否理想、公司是否擁有具深度的管理隊伍等,若一家企業太依賴一個人的力量,發展將十分有限。
此外,財務分析亦非常重要。費雪詳看公司過去數年的財務表現,具盈利能力的公司往往具有良好及較同業為高的毛利率,並要留意企業怎樣維持及提升毛利率,值得購入的企業必須具有良好成本架構及清楚會計帳目。公司較競爭對手有何獨特及優勝之處?是否具有完備的短期及長期盈利計劃?在可見的未來,公司會否配股集資而令盈利出現攤薄效應?管理層是否報喜不報憂及是否具有誠信?在在需要三思。
其實很多重要的東西並沒明列年報之內,投資者需要耳聽八方,甚至連公司的供應商、顧客及競爭對手也不能放過。然而兩個人身處同一個世界,看同一份報紙,讀同一則新聞,所悟到的卻可能南轅北轍。這主要看個人的學問修為、觀察力及想像力,莫說散戶,很多所謂專家亦難以憑股票致富。投資市場常常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變化非常迅速,假如不早早做功課,絕不可能獲取長遠而豐厚的利潤,只有愈了解,才會愈相信。投資是一生的學問,研究投資之道永遠未為晚也。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