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經過連日上升後,上周五終藉8月份新增非農業就業數字較預期為差而回吐。美國勞工市場現時雖然仍較差,但隨着生產力不斷上升,意味着單位勞工成本減少,對勞工的需要亦相應減少,就業數據較差是可以理解的。
港股在環球股市升勢持續及多項利好消息帶動下,突破萬一點關,上周四更創下36個月以來成交額最高紀錄,顯示市場資金充裕。雖然短期調整在所難免,但相信幅度有限,10900點有不俗支持,初步阻力則在11250點,預料整固後,月底前仍有機會上試11500點。
美國財長斯諾訪華成為上周市場焦點,此次目的正是人民幣滙率問題。美方日漸對中美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感到壓力,促使要求放寬人民幣滙率,使其變得更有彈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對此表達了政府的意願,指出問題可以以「一籃子」貨幣形式來處理,但最終滙率機制不可速變。現時讓國民可以攜帶更多外幣來港消費,正好是慢慢調節人民幣升值問題的最佳方法。
筆者上周指出,隨着國家鼓勵國民到港旅遊,不但令國內流通外幣減少,減輕對人民幣的需求,同時亦會令更多人民幣流入本港。在港設立人民幣結算銀行是有必要的,中銀香港(2388)母公司雖身為中國4大國營銀行之一,但並不等於成為必選者。
中銀於上周五公布中期業績,同時間,為調查劉金寶處理周正毅問題貸款的專責委員會亦發表了報告,指出中銀對於處理風險管理問題上的監管並不完善,需要另聘新營運總監及風險總監。面對一間風險管理仍存在問題的銀行,中央政府會否放心將重任完全付託於中銀身上呢?
在港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不容有任何差池,找一間富有國際經驗的銀行更為實際,滙豐(005)正合要求。筆者當然不會排除有這可能,但由多間銀行聯合經營亦不無可能,問題是管理上將出現難度。基於種種原因,相信中央仍未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所以有所謂並未急於推出的言論。然而,無論日後結果如何,必對銀行業務帶來幫助,銀行股(尤其是滙豐)未來看高一線,宜趁調整時吸納。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