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自4月底開展升浪,一升便是接近3000點,從幅度看來,確令人鼓舞,但不少投資者其實並未活躍參與其中,若有任何得益,也許只是這幾年的「蟹貨」股價有所回升。
投資者沒有參與炒賣的主要原因,其實有兩個,一是港股之升勢似未有經濟條件配合,另一是港股升勢頗急,一些欲買貨的投資者想趁調整時才吸納,奈何港股自突破10000點關後,仍未作出顯著回吐。轉眼間恒指已迫向11200,似乎與12000關的距離愈拉愈近,偌大的成交令人心生憧憬,資金流入不斷,港股仍愈升愈有。另一方面,投資者又憂慮大成交是沽貨訊號,高追又恐怕接火棒,買貨或不買,頓時在兩難之間。
讀者若也心存這種困擾,應放開懷抱,從最簡單的方面想想,以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或炒賣方法入市,其實無論大市的上升空間有多少,投資與炒賣的值博率依然吸引。
首先,大家要清楚市場上沒有一種完美的分析方法,無論以何種基礎入市,都會面對風險,大家只要考慮自己追求甚麼樣的回報,又能承擔怎麼樣的風險。
小投資者入市,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只要把大市方向分成「升、跌、橫行上落」3類便可,每種市況都有不同的買賣方式,但自己不識悉的風險管理方法不宜採用,期權、期指以至認沽證的對沖方法並非三言兩語般簡單,只知皮毛容易弄巧反拙,對於小投資者而言,控制「注碼」還是非常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
自恒指於5月初升破50日平均線後,海歌便一直預期港股會開展大型升浪,至今恒指之累積升幅雖甚大,海歌仍看好後市,短線恒指之阻力位在11800及12400,料會分別在本月底及年底前上試兩阻力位。從周期看,港股今次之升浪至少應可維持兩年。未來最值得投資之股份是甚麼?海歌下周為大家推介3隻股票。
海歌
(小啟:作者放假,《譚紹興講股》暫停,9月28日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