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商難受惠不回流

鐘表商難受惠不回流

香港表廠商會首席顧問劉展灝認為,若產地來源定義中在港增值比率高於20%,鐘表業將未能享受CEPA所帶來的好處,因為若為享零關稅而將工序遷回港,對行業並不化算。但工總及總商會歡迎有關新安排。
劉氏稱,鐘表機芯部份主要是進口的,在港所做的設計、裝配和品質檢查等工序,沒有包括在今次產地來源的定義內,因此行業勢難符合25至30%附加值的規定;若將內地的表殼、表帶工序遷港,則本地的高工資成本將抵銷零關稅帶來的優惠。鐘表業將繼續游說政府納入有關定義。

高工資抵銷零關稅
工業總會主席梁啟彥對於逾半港產品獲25%增值標準表示歡迎,至於其他產品要在30%水平亦可以接受。
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對進展表示滿意。他說附加值要30%才能免關稅的港產品,只佔273種產品約10%,而大部份產品以香港「特定工序」的定義來區分,有利港商,「因為很多外國的自由貿易協議,附加值都以50%、60%為限。」
他歡迎工貿署提供CEPA一站式服務,並稱總商會希望內地設立類似機構,令港商毋須奔走於各國部門,但該會周一與商務部副部長安民談及此建議時,安民表示暫時無此想法。不過,他指中港有關CEPA的聯合監督委員會,也會肩負部份這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