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賭波無助打擊外圍

合法賭波無助打擊外圍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
黃俊邦

賭波合法化已經實行了一個多月,各項檢討亦已開始。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七成年輕人對賭波有興趣,而在馬會收受的賭注中,佔大部份為小額投注。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賭波合法化之後,馬會並未能吸引大額投注,而這批人才是外圍投注的常客。相反,馬會吸引了一批不懂賭馬、又不會投注馬匹的「客人」。這正與起始賭波合法化的目的──打擊外圍,出現了十分明顯的矛盾。

應鎖定目標客戶
馬會如果欲奪得這班「大客」的歡心,需要改善之處甚多。第一,馬會目前在處理賠率、決定封盤等問題上,處理欠缺成熟。如早前的封盤決定太倉卒,於封盤兩小時後又重開,令人無所適從。在賠率問題上,又不能與外圍看齊,吸引力不足。馬會必須改以更開放、大膽之政策,才能留住並吸引賭客;過份保守,只會令大客投向外圍。
第二,馬會的投注款式亦不夠靈活,不能吸引鍾情的賭波客源。現時的玩法過於簡單,只能吸引一批貪新鮮的客人,反助長賭風。

第三,馬會應將目標重新定於吸引「大客」上,開設尊貴會員戶口,於市區增設會員專用酒吧及投注室,提供各樣優惠等。若成功吸納「大客」,方能打擊外圍。
另外,關於賭風問題,目前社會對賭博應否合法,實難有共識。本人贊成社會應該有一個合法賭博的途徑,因我們不能將個人道德觀強加在別人身上;然而,我對馬會的處理手法卻不敢苟同。因為馬會對賭博害處的宣傳嚴重不足,投放的資源亦相對較少。反之,馬會經常將自己包裝成為慈善機構,以為善作另類宣傳,這只會為賭徒提供一個賭博藉口。而在本港市面上,又隨處可見由馬會資助興建的建築物或機構,令人產生錯覺,慢慢接受賭博。我建議馬會以其他名義「行善」,例如香港政府,這樣才說得上是防止賭風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