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福道:<br>鑊氣小炒唔要鹹濕

家福道:
鑊氣小炒唔要鹹濕

中國廚藝當中,小炒佔很重要的地位,講求有火候、夠鑊氣;滿漢華庭酒家大廚張師傅指出小炒最頂峯之作,就是不要「鹹」、「濕」,不是甚麼大廚小館吃到,而是隨手拿起小鑊鏟去炒都可以的。為了證明可以在家做到,張師傅就示範兩味酒樓都食到的小炒。
記者:伍旋卓
攝影:陳盛臣

對廚師來說,小炒如談一場戀愛,準備工夫要充足,熱火要忽猛忽細,炒熟時就來個乾柴烈火,上碟還要溫柔地拌入芡汁。最重要一點:整個過程中,不可「鹹」、「濕」。

豆腐最難炒
張師傅當中式大廚15年,最擅長小炒,甚麼到他手裏一炒即變為香噴噴美食。他坦言,最簡單的食物反而最難炒,例如豆腐,因為多水、又易爛,做得不好,就會愈炒愈濕,加上豆腐本身無味,加多了調味料,就鹹得難以入口,不當心做,就會勁鹹又勁濕。

鑊氣非鑊出火
張師傅話小炒的精髓是講求鑊氣,鑊是指炒菜鑊;而炒菜時從鑊中飄出來的香氣、熱氣,就是氣。最有鑊氣,就是猛火將鑊和油燒紅,關掉火的一刻所飄出的一陣香氣,這就是小炒中的所謂鑊氣,而不是炒得成隻鑊出火。

醒胃橙花鱔球自煮價:$42
張師傅話橙花鱔球是一款醒胃小炒,特別在一般家庭飯局,更是熱賣菜式。對於不愛吃魚的小朋友更是首選之一,因為加入了酸甜的橙味芡汁,減了魚的腥味,更易於接受,這個小炒很簡單,但重點在於最後煮汁的步驟,不能煮燶,隻鑊燒熱,熄火才倒進芡汁慢煮,這就是所謂鑊氣。

用咩料:
白鱔 10両
青椒 1個
紅椒 1個
洋葱 1/2個
濃縮橙汁 1/3湯碗
薑片 適量
蒜 1粒

2﹒濃縮橙汁以半杯水、少許糖和生粉拌勻。燒熱鑊,見有一陣熱氣時,熄火,倒入汁料攪拌,再開猛火將汁煮熱,熄火,倒入鱔片和青、紅椒等雜菜炒勻便可上碟。

小炒速成法:
1.唔要鹽糖:在所有正宗的小炒中,很少會用鹽和糖,因為這兩種調味太過霸道,會令小炒太過重味。

2.魚肉要走猛油:魚肉水份多,要用猛火熱油炸過;肉類則要拉嫩油(即六成熱),使肉質更為脆口。

3.睇波紋知油溫:泡油的油溫可以觀看油在鑊中流動的波紋,流動得暢順,代表有八、九成。

4.辣味料要先炸:如要用上辣椒作材料,一定要炸過才出味。

送酒至啱辣子雞軟骨自煮價:$40
辣子雞軟骨的煮法是源自四川的小炒,但材料則用上較新的雞軟骨,雞軟骨比傳統雞丁更有口感,可用作佐酒小食。四川的小炒重點在於辣椒的處理,不論是哪一種辣椒,也要經過油炸,才會香口。

用咩料:
雞軟骨 10両
西芹 1/3條
指天椒 7隻
蒜茸 2粒
薑茸 少許

好易煮:1﹒雞軟骨洗淨,用生粉、醬油調味,拉嫩油約1分鐘;西芹切角形,用水灼熟,備用;指天椒拍扁,放油內炸香備用。

2﹒雞軟骨洗淨,用生粉、醬油調味,拉嫩油約1分鐘;西芹切角形,用水灼熟,備用;指天椒拍扁,放油內炸香備用。

試食報告:

黃先生:我都係做廚師,小炒要做得好,的確唔易,好似個辣子雞軟骨,要炒出特別的辣椒香的確唔簡單。

Ann:一般以為小炒係切碎所有東西,炒埋一碟,再打個芡汁,原來有咁多技巧,重有鑊氣係指隻鑊,唔係火,又係第一次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