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成交愈大愈近短期浪頂

投資學堂:成交愈大愈近短期浪頂

昨日大市持續上升,成交量亦創出189億全年新高,表面上看似氣勢如虹,但實際上卻是暗湧重重。筆者在周初已指出,大市在期指市場中出現有大手滲淡倉的情況,落後的藍籌股亦已大幅飆升,這正是初步見頂的訊號。
昨日大市成交大增,根據過往的經驗,就正是大市快將見頂之時。傳統理論認為,升市要大成交才能令升勢持續,筆者在過去數年已指出此種理據不合時宜,皆因遊戲模式已變,傳統的分析方法亦需要變通。
傳統理論認為大成交是反映有資金流入股市,新資金吸納市場沽盤後便會令升勢持續。筆者入行之初也相信此理論,但於94年的跌市中吸取了教訓,當時恒指升上12600點歷史新高,成交亦創出240億新高,自然令筆者雄心萬丈,結果卻是一敗塗地。要在投資市場生存,一定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並作出適者生存的轉變。1997年金融風暴前,股市成交亦是在突然間暴升至400多億,敲響了跌市的警鐘,此成交量出現後不久,大跌市就來臨,筆者亦因為從經驗中學習而避過一劫,自此之後,便一直留意着成交之改變而去捕捉轉角市。
去年5月初,恒指直迫12000點之時,大市同樣創出當時之成交高位,成交量相當於全年平均成交量之兩倍。結果指數在當時之水平上落兩周後便急速回落。投資者要適應現時瞬間萬變的市場,一定要懂得細心留意市場出現的訊號,並作出相應的部署。

反映有大盤沽貨
筆者總結過往的經驗,發覺升市要持續,成交量是不必要大增,只需要維持平衡穩定的成交量。若果大家不相信的話,可翻查自4月尾至今之升浪,大市成交量只是逐步緩緩增加,每一次成交量有較明顯升幅之時,就會出現短線回吐。當成交量在短短數日間,突然急升至整個升浪期間之每日平均成交量兩倍或以上之時,便正是快將出現大調整之時。此種分析方法除了可分析大市外,更可用作分析二三線股,效果也是大同小異,不信的話可翻查近數日炒到瘋狂但又回落頗急之零售股,便可發覺箇中端倪。
至於以上分析方法之理解,是因為大成交除了反映出多人入市買貨之外,其實也反映出有大盤沽貨。最重要的是股價升之時成交不大,但當累積升幅已巨而成交大之時,沽貨者皆是在低位持貨,買貨者都是後知後覺,手中無貨者。孰優孰劣,孰強孰弱,不用明言。
當市況愈瘋狂,市場情緒愈亢奮之時,要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是知易行難,但投資始終需要紀律,不要奢望自己的投資能全部以最高位出貨,最理智的策略還是分段獲利,少賺總較捱價為佳。
沈振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