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清晨六時,天還未亮,在大批民工聚居的廣州天河冼村,十一歲的唐四強和八歲的妹妹唐丹丹睡在地板上,睜開惺忪的睡眼,簡單梳洗後,便出發去等天河東華學校的校車。
這對來自湖南邵陽的小兄妹,每天都穿過一條條骯髒而昏暗的小巷,沿途的垃圾發出中人欲嘔的臭味。小兄妹在狹窄小巷中遇到水窪或垃圾時,很敏捷的一躍而過。十多分鐘左閃右避路程後,六時半才來到海濤酒店外,等候校車。
這時,赤着膊、穿着短褲和拖鞋的唐爸爸買來兩碗八寶粥,讓唐四強和唐丹丹吃了上學,兩人就在街上站着、蹲着,吃得津津有味。望着一對孩子,唐爸爸投訴說:「這裏學校的老師不好,作業都不看,但我們又不懂,沒辦法,總不能找老師看他們是哪裏畢業的吧!」
校車在六時四十五分到站,車上早已擠了半車同學。校車接着開到員村、前進村、珠村,在近十個不同的車站接載學生。沿途的路旁站滿了等校車的民工子弟,新蕾、同仁、東泰等幾十家不同學校的校車,在街道上穿梭往還。
終於,唐家兄妹乘搭的校車兜兜轉轉個半小時後,才到達學校。民工子女上學的路,確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