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能讓香港變成「假貨之都」 - 盧峯

蘋論:不能讓香港變成「假貨之都」 - 盧峯

繼前幾天發現大批冒牌的飲品後,執法人員昨天又撿獲大批懷疑冒牌中、西成藥,包括市民普遍使用的藥物如「必理痛」止痛藥、白花油等。雖然政府初步化驗的結果顯示這些冒牌藥品對人體沒有甚麼損害,但是我們認為不管從公眾健康以至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冒牌藥品充斥市面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特區政府有必要從入口、批發以及零售等不同層面嚴厲打擊出售假藥及冒牌藥物的活動。

嚴懲嚴辦販賣假藥
首先從公眾健康的角度來看,偽冒藥品的成份蕪雜,即使有部份成份跟正牌藥品相似,但仍可能有其他有害成份足以影響服用者的健康;而且藥品成份只要有些微差別,也將會大大影響療效,甚至引起各種不良的副作用。因此輸入、批發及出售偽冒藥品等同是在傷害市民大眾的健康;像這樣的行為,怎能不嚴懲嚴辦呢?
更何況所有正牌的藥品都有明確的入口商、經銷商或代理商,不存在入錯貨、入錯假藥的問題。換言之,輸入、批發或售賣偽冒藥品的商人都是明知故犯的、都是刻意為了牟取更大利潤而向公眾銷售假藥的。像這種蓄意謀財傷人的行為,怎麼能姑息、怎麼能不嚴辦呢?

假貨充斥影響消費
而從經濟發展的方面看,讓假藥、假貨充斥本地市場也是有害無益的。誰都知道,內地或其他地區的旅客願意來港消費、願意來港購物,除了因為香港出售的商品種類齊全、價錢合理外,同樣重要的是因為本地出售的商品絕少假貨或偽冒貨品。有不少內地旅客甚至情願到香港選購一些日用品如奶粉、紙尿片等。但若果香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各種偽冒貨品、假貨、劣貨,甚至連治病用的藥品也摻進假貨,那不僅將打擊本地市民的購物信心,更會打擊旅客特別是內地旅客來港購物的信心。當內地旅客發現香港跟內地城市一樣充斥着假貨、劣貨時,他們還會老遠的來香港觀光購物、還會願意來港消費嗎?這樣下來,香港的旅遊業、香港的零售業還有生路嗎?
我們認為,一而再的發現大批偽冒商品、偽冒藥品是一個重要的警號;若果特區政府的執法部門、衞生部門不嚴打不法商人;若果不同行業的商會及商人不自律,只是為了短期的利潤而引入假貨、假藥,那不僅將對市民的健康構成巨大的威脅,更會令香港變成「假貨之都」,完全失去吸引旅客的魅力。
(圖)一而再的發現大批偽冒商品、偽冒藥品是一個重要的警號,政府應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