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學法在香港的歷史雖然很淺,除卻少數持牌學校外,不少幼稚園都局部採用此教法。這種被喻為貴族式的教育模式,與傳統教學法大異其趣。這次來到樂林幼稚園堅道分校,就親身感受到「蒙」教育法的奧妙之處。
記者:邵超
攝影:林栢鈞
蒙特梭利教學法是意大利教育及人文學家MariaMontessori於1907年所創,她基於兒童天性好奇和愛追尋學問,在六歲前尤對周遭環境特別敏感,故學前教育應該以發展學童的學習興趣為本:在特定的環境,老師擔當引導者,配合特別設計的教具,讓小孩子自由地學習。
蒙特梭利教育法尊重每個學童不同階段的興趣及學習能力差別,上課時間裏,每個學童自由選擇喜歡的玩具,獨自完成一個接一個的學習過程,無時間限制,也不干預學童重複玩同一種玩具,因為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學童自然會向更高難度的玩具挑戰,完成後老師會給予適當的讚賞。即使遇到困難的問題,老師只擔當指導及觀察的角色,誘導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若以為「蒙」教育法讓學童擁有太大自由度而變得不守規矩,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事實上樂林的課室出奇地寧靜,這是由於學童專注於完成任務的關係,他們習慣完成任務後將教具放回原處,做到「有秩序地玩」。此外,在這裏學童不按傳統K1至K3編班,而是按年齡分為二歲半至四歲半及四歲半至六歲兩組,混齡合班,不同年紀的學童互相學習,有正面的影響。
樂林幼稚園堅道分校的課室就像一個玩具世界,學童很快便能適應環境。蒙特梭利教具分為日常生活、語文、感官、數學和自然人文(包括科學、地理、自然、文化)等五個類別。這些罕貴的教具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將平日抽象的概念實體化,譬如用數字棒,學童可以憑顏色看到、拿棒比量長度及排列十支棒來認識何謂一至十。除教具外,音樂也是感官類教材,老師Natalie在茶點前會打開音樂盒召集同學一齊唱數字歌。
樂林蒙特梭利幼稚園(堅道分校)
地址:香港堅道119至125號金堅大廈地下D及E座
電話:25491211
編班:四班英語班及一班英語、普通話混合班
入學申請:全年,可預約參觀幼稚園
何謂正統蒙特梭利學校?一看證書便知曉。正統學校如樂林約有九間,校名會註明蒙特梭利,校方會持有英國IMATS或美國AMS頒發的證書,證書須定期由英或美專家評估續期,所有老師均須於英或美兩地修畢有關課程。而本港大部份為非正統學校,如救世軍幼兒園只局部運用蒙特梭利教具及教育法,師資方面未必人人有證書。
救世軍幼兒園
查詢電話:23324531
樂基幼兒學校(沙田駿景園)
電話:23332939
占美幼稚園暨幼兒園(香港仔中心及置富花園)
電話:25547576及28750452
佩朗國際幼稚園(鯉景灣太康街)
電話:25395336
劍鳴幼稚園(九龍塘)
電話:2338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