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求聯國出兵助伊<br>布殊向現實低頭

提案求聯國出兵助伊
布殊向現實低頭

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以來,美國一直反對聯合國插手當地大部份事務,但隨着駐伊美軍接連受襲死傷、重建費用沉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終向現實低頭,周三提出新決議草案,要求聯合國授權籌組多國部隊,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國家出兵及出錢以助穩定伊拉克局勢。不過,美國仍堅持的多國部隊由美軍指揮。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周三向安理會另外四個常任理事國──中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提出上述新決議草案。草案促請聯合國授權成立一支「統一指揮」的多國部隊駐伊拉克;美國將代表所有出兵國家,每隔半年向安理會滙報一次。

堅持美軍指揮多國部隊
政治方面,草案要求安理會承認伊拉克管理委員會為伊拉克主要的臨時行政機構;另外要求該委員會就草擬新憲法和舉行民主選舉問題,制訂時間表。
草案還促請國際金融機構立即採取行動,為伊拉克經濟重建提供貸款和其他財政援助。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指出,草案「實際上讓安理會參與重建工作」,但強調「美國仍會是統一指揮部隊的指揮官」。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承認確實需要增兵伊拉克,但稱應增加的是伊軍及國際部隊;他指那些既出兵又出錢的國家,可在伊拉克的民事及軍事行動上有發言權。
預料草案會於周五或下周初正式呈交安理會,可望於本月二十三日喬治布殊出席聯合國大會會議前表決。

「單邊主義不一定行得通」
安理會其他常任理事國對草案反應不一:法國周四與德國開會後,表明不準備支持,因「遠未符合」將政權交還伊拉克人民的要求;英國表示正檢討是否增兵伊拉克,但首相貝雅理周四表明未有決定;中國指美國願意讓出重建伊拉克的部份權力,配合中國一貫立場;俄羅斯則不排除會派維和部隊到伊拉克。
美聯社分析稿指美國此舉被視為「承認單邊主義不一定行得通」。《華盛頓郵報》指出,伊拉克軍事行動成本日增,以及華府未能與其他國家分攤維和重擔,已招致國會和民主黨總候選人更多批評。但美國在新決議草案堅持緊抓軍權,又沒說明聯合國的新角色,爭議勢必激烈。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