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區最大型 710家公司參加<br>香港鐘表展2003強勢展開

亞洲區最大型 710家公司參加
香港鐘表展2003強勢展開

雖然香港近年經濟不景,但個別行業仍然表現不俗,特別是出口業,更是一枝獨秀。數字顯示,本地的鐘表出口,今年首6個月達19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4%。業界預期全年鐘表出口可保持勢頭,故今年舉行的「香港鐘表展2003」,吸引了710家公司參展,期望趁機招攬新客戶。

每年的香港鐘表展為亞洲區內最大型的鐘表展,除了「本地薑」之外,還有過百家外地商戶參展,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德國和瑞士等地。
許多本地參展商在國內設立廠房,從事代工生產(OEM)的工作,如歐美時有限公司在內地設廠已超過10年,貨品主要出口美國。問及參展是否有助吸納新客,該公司市務主任盧偉民直言:「這只是參展的其中一個目的,事實上我們每兩個月會與客戶見面,參展有助和他們保持聯繫,商討下一年的計劃,並同時展示樣辦。」

瑞士表商遠來參展
換言之,參展不僅是為拓展新客路,另一目的是保持公司的知名度,賓德皮表帶市場推廣助理張雁嗚也表示,參展是為保持公司的名氣。「在展覽中碰上的新客不多,約佔我們全年生意的2至3成;但要從長遠來看,因為一般買家不會即時落單,通常當他們有新的項目,看過樣辦後才會訂貨。」
不過,對遠道而來的參展商來說,「翻新單」才最重要。來自瑞士的手表貿易公司TimeCorporation,負責人AlainBieri說:「我們的手表出口到世界各地,希望在展覽會中遇上新客,特別是來自新興國家,過往曾碰過來自中東、歐洲及南美的客戶。」

轉型OBM大勢所趨
然而,並非所有參展商也獲得良好反應,溫州市環星計時器總經理張長法坦言,近年參展的反應沒以前那麼好,一年比一年差。但採訪當天展覽會才剛開幕,加上貿發局表示,今年組織了32個買家團來港參觀展覽,或許這將為參展商帶來更多商機。
還值得一提的是,市場轉型,不少鐘表商都積極由代工生產(OEM)發展至品牌生產(OBM),有業者指出,要達到這目標需要不斷提升設計水平和加強品牌推廣工作。
記者:袁國守、丹琍
攝影:陳國良

香港鐘表展為亞洲區內最大型的同類展覽,吸引了來自13個國家及地區的公司參展。

作印第安打扮的模特兒,佩帶起具「紅番」色彩的手表,誰也搶不了誰的鏡。
(中南鐘錶)

張雁嗚(左)表示,一般買家不會即時落單,通常當他們有新計劃,看過樣辦後才會訂貨。

來自瑞士的AlainBieri表示,參展的目的是希望在展覽會中遇上新客,接獲定單。

黑人樂隊公仔座枱鐘外形趣怪得意,計時之餘大可以作為家中擺設,出口價只需3美元。
(得利誠電子股份)

這款weddingclock(結婚鐘)由人手繪畫,是西方人送予新婚或慶祝結婚周年夫婦的禮物,部份家庭更是代代相傳,寓意後代婚姻和諧。
(KIENZLE)

蝴蝶圖案秒針,每秒鐘徐徐轉動,令這款手表登時增加動感。 (顯業鐘錶)

今年歐美時興粗表帶,造料有膠、皮、絹、燈芯絨、布等,批發價約為1美元。
(嘉裕錶業)

用圓形貝殼加水晶珠製成的表帶,襯托四方形表面,效果意外地討好,出口價約為100港元。
(TheC'SEnterprises)

這款DualTimeLibraryClock,零售價約為350港元,有放大鏡功能。
(萬年盛)

這個UFO時計,雖只有時鐘功能,但趣致的外形,已經吸引不少買家垂青。
(志生精工)

以淡水珍珠為主要材料的表帶,訂戶可選用原色珍珠或染色珍珠,貴氣有餘,卻不落俗套,批發價約為160港元。
(太湖集團)

這款小童手表的表身可以拆離表帶,成為獨立玩具,部份玩具車更可行走及亮燈,出口價約10港元。
(加利迅製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