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港近年經濟不景,但個別行業仍然表現不俗,特別是出口業,更是一枝獨秀。數字顯示,本地的鐘表出口,今年首6個月達19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4%。業界預期全年鐘表出口可保持勢頭,故今年舉行的「香港鐘表展2003」,吸引了710家公司參展,期望趁機招攬新客戶。
每年的香港鐘表展為亞洲區內最大型的鐘表展,除了「本地薑」之外,還有過百家外地商戶參展,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德國和瑞士等地。
許多本地參展商在國內設立廠房,從事代工生產(OEM)的工作,如歐美時有限公司在內地設廠已超過10年,貨品主要出口美國。問及參展是否有助吸納新客,該公司市務主任盧偉民直言:「這只是參展的其中一個目的,事實上我們每兩個月會與客戶見面,參展有助和他們保持聯繫,商討下一年的計劃,並同時展示樣辦。」
換言之,參展不僅是為拓展新客路,另一目的是保持公司的知名度,賓德皮表帶市場推廣助理張雁嗚也表示,參展是為保持公司的名氣。「在展覽中碰上的新客不多,約佔我們全年生意的2至3成;但要從長遠來看,因為一般買家不會即時落單,通常當他們有新的項目,看過樣辦後才會訂貨。」
不過,對遠道而來的參展商來說,「翻新單」才最重要。來自瑞士的手表貿易公司TimeCorporation,負責人AlainBieri說:「我們的手表出口到世界各地,希望在展覽會中遇上新客,特別是來自新興國家,過往曾碰過來自中東、歐洲及南美的客戶。」
然而,並非所有參展商也獲得良好反應,溫州市環星計時器總經理張長法坦言,近年參展的反應沒以前那麼好,一年比一年差。但採訪當天展覽會才剛開幕,加上貿發局表示,今年組織了32個買家團來港參觀展覽,或許這將為參展商帶來更多商機。
還值得一提的是,市場轉型,不少鐘表商都積極由代工生產(OEM)發展至品牌生產(OBM),有業者指出,要達到這目標需要不斷提升設計水平和加強品牌推廣工作。
記者:袁國守、丹琍
攝影:陳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