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學年換新書包,但總是換不掉裏頭重達十多磅的書本。有專家表示,書包的標準重量最好只佔學童體重的十分之一,但一項「磅書包」的調查顯示,七成七受訪小學生書包都超重,一個小女生更曾在上樓梯時,因書包太重而向後翻倒,掉了一隻牙。 記者:徐岱靈
民建聯於小西灣一小學外為九十一名學童的書包磅重,發現書包平均重九點二磅,七成七學童的書包超重,平均比標準多出三成五,情況較過去九年的調查沒有絲毫改進。
調查又發現,年紀愈細,書包超標情況愈嚴重,分別有七成及六成四的小一及小二學生書包超重,但只有兩至三成的五、六年級學生書包超重。他們的書包裏最少裝有二十本書,但卻不是全部都必須的。
今年升小二的馬愷憧,體重不過四十磅,但背上粉紅色的護脊書包連書本卻有八磅重,足足超過建議標準的一倍。她去年更因書包太重,上樓梯時失去重心而向後翻倒,幸好如石頭般重的書包當了護墊,愷憧沒有嚴重受傷,只碰掉了一隻乳齒,但從此對上樓梯產生恐懼。可惜,她現在每天還要背着書包上五層樓,愷憧坦言「好攰,好辛苦。」她又指着自己的背脊說:「孭得攰會寒背。」在身旁的媽媽馬太亦說,見到女兒背着那樣重的書包,「梗係心痛啦!」
小四男生何銘隆亦強調,覺得書包非常重,入面裝了三十本書。瘦小的銘隆體重只有六十六磅,但書包重十磅,平時依靠媽媽替他執書包,他也希望學校能減少帶回校的書本數量。
對於調查結果,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建議,學生應視背書包為其中一種運動,但不宜背得太久。他又稱,學校可選擇一些紙張較薄的書籍,以及在校內設置貯物櫃,以減輕學生的負擔。教統局已根據衞生署的建議,制訂書包重量不應超過學生體重一成五的指引。立法會議員蔡素玉則認為,教統局的標準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仍是較高,尤其對年紀小的學生,會對他們的背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