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溫家寶上星期到上海考察時表示:在繼續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工業基地的同時,要保持東部地區的快速發展。論者以為這是溫家寶就任總理後,首度全面闡述經濟發展的「三極論」。這論調涉及的地區幾遍及全中國,獨缺珠三角。
表面上,溫家寶忽略了珠三角。但筆者認為,這只是溫總刻意做給外界看的。事實上,溫總非但沒忽略珠三角,反而以實際行動支持珠三角,而對其他「三極」都只是口惠而實不至。
自從七月一日的香港五十萬人大遊行後,中央對香港千依百順,從出手整合粵港合作,將香港定為珠三角龍頭,到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協定,放寬自遊行,近日更考慮讓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這些都是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的具體行動。透過「拯救香港」,加速香港與珠三角融合,令珠三角再度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中央借「七一危機」,處處向香港傾斜,從而達到照顧珠三角的目的,盡在不言中。這是中國官場「平衡術」的特色,特別是溫家寶上台不久,還未建立一言九鼎的權威,即使他要偏幫某個地區,也只能做不能說。因此,中央政策向珠三角傾斜,溫總不但不能張揚,還要擺出關心及支持其他地區發展的姿態,以安撫這些地區的諸侯。
八月初,溫家寶上台後第二度到訪東北三省,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構想,外界因而有了「振興東北已成為國策」的論調。東北地區深受失業問題的困擾,曾經極度輝煌的國企工廠,現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包袱。
筆者認為,溫總適時提出振興東北,相信只是安撫東北、意在解決失業問題的策略,中央最多只會給予政策優惠,不會投入大量金錢。
同理,溫總上星期到上海視察,強調新一屆中央領導「將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繼續實行辦好經濟特區和支持上海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的方針」。言下之意,江澤民定下的開發浦東計劃不會變。
上海人擔心新領導人上台後,中央不再支持上海。溫家寶訪滬,就是要回應上海人的這個憂慮。但中央政府還會像以前那樣,以大量資源照顧上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