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升勢果然有餘未盡(8月20日欄題),日經225平均指數繼周一狂升3.2%,收報10,670點創下14個月以來高位後,周二和周三不但沒有任何意圖調整,反而再升多幾拾點,看來touch11,000點指日可待。
本欄自6月19日力指「日股上升並非虛火」後,其間多番建議入市買日股至今已有接近2,000點利潤,頗算不俗。
日股勢如破竹,除企業經過整頓後已回復生氣和盈利能力外,「府」「行」之間合作無間才是這次日股急升的最大誘因。央行雖獨立於政府財務省,但兩者若不咬絃,外國投資者始終有戒心,信心乃投資之本,眼見「府」「行」如膠似漆,投資者又哪有不飛撲入市之理?
有分析員批評日政府亂花納稅人的錢斥資挽救第5大銀行Resona,有違自由市場運作,實屬不智。如果政府可以連銀行出事也不救(微型銀行除外),又怎樣能挽回投資者的信心?在原本已是身不由己的環境下掙扎求存,又何來甚麼自由市場、自主運作?解鈴還須繫鈴人,「三角戀」的後遺症應由誰來負責?
至於日本央行通過不同方式大幅增加貨幣供應,有人指最終惹來惡性通脹。通縮揮之不去問題尚未解決,管他甚麼通脹,美國何嘗不是不惜一切狂注「激素」,目的不外刺激經濟不致滑落之餘,更防止通縮登陸?
最近有消息傳出,日本執政自民黨延遲討論政府應否利用公幣救欲倒閉的銀行;日本央行將動用最多1萬億日圓(約650億港元)向銀行買入所謂「有資產靠背票據」(Asset-backedpapers簡稱ABS)。這些ABS並非甚麼有價值資產抵押的票據,而是集合不同商業票據及應收未收帳或租賃款等而已,連這個主意也打,正式司馬昭之心矣!日股嘛,不妨在11,000點前先收割吧!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