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遊客每日數以千計湧到香港購物,為一度沉寂的本港消費零售市場帶來生機。不過卻有內地遊客投訴,於購物後發現單據含糊不清,未詳列貨品內容,欠缺保障。
事主李小姐等一行四人參加內地旅行團主辦的「香港、澳門五天購物團」,八月底隨團由湖南到港大肆購物。行程第三天,導遊帶她們到土瓜灣一家鐘表店購買鑽石手表,經職員介紹下,四人共購買六隻聲稱為瑞士出產的鑽石名表,合共二萬六千多元。
李小姐等本為購得「戰利品」而高興,但她細看貨品單據,竟發現貨品名稱只有一個編號,沒有註明是「手表」,更沒有說以鑽石鑲製,發覺貨品可能有問題,她們一名香港朋友得悉情況後,亦感懷疑,因旅客有購物保障,憑單退換,且恐日後發現該些手表如有問題,她們又人不在港,是否能退換原來貨品亦存疑。
她們於是翌日放棄全日自由活動時間,由香港友人陪同前往該鐘表店要求退錢,但她指負責人一直拖延。李小姐報警求助,警員調查時向她轉述該店回應稱,本港並無價格管制,且單據已清楚寫明她們所購的物品及價錢,根本不可追究,「他們又說,就算我所買的貨品編號代表一個蘋果,這個價錢,只要我願意買,就沒有問題。」其間又指她們「不懂香港法律」,令她們大為氣結。
李小姐不滿的向記者表示,單據內裏並沒詳列相關資料如「鑽石表」等字眼,只有貨品編號(codenumber),「這種銷售方法根本就是取巧!」
本報聯絡被投訴的鐘表公司,該店經理否認經營手法有問題,「好多店舖張單都淨係印個編號,呢種係一般印單方式。」不過他指其後經旅行社介入,而為保持與旅行社的關係,已經全數退款。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指出,本港並無價格管制,任何貨品可自由訂價,但商戶實有責任向客戶清楚講明製造質料。
由於現行法例下,只有金飾貨品須於單據上詳列成色及重量,其他貨品則無此限制,但消費者亦可要求商戶開出一張詳列貨品內容,包括原廠表帶、鑽石份數等內容,減少誤會及可作日後追討憑據。
立法會議員李華明稱,據他了解,現時不少商舖確以隱瞞或「唔問唔講」等手法向遊客推銷,他擔心會影響本港旅遊業,他認為商戶發出的單據必須清楚,不應只寫上貨品編號,一旦出問題,對遊客毫無保障。
(○八三○○○二)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