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美元轉強時間問題

陸叔理財:美元轉強時間問題

美國政府自去年開始便希望透過弱美元政策去刺激出口,以改善經濟。美元已維持了近十八個月的弱勢,直至近日美國經濟數據利好,加上美股重拾升軌,而歐元在外滙市場持續調整,因而令美元穩定下來。市場正注視美元會否開始由弱轉強。
數個月前,我曾在此指出,「弱美強歐」的現像不會長時間維持,除了因為當其時歐元區經濟仍然疲弱,未足以支持過強的歐元外,我相信弱美元本身是一個短暫的技術性調控。假設美元貶值後仍不能將出口改善,長期貶值對美國經濟負面影響更大,最直接的打擊就是投資市場。
對於弱美元的成效,市場普遍態度是頗為審慎。八月初時,國際貨幣基金會便指出,美元貶值對改善經常帳逆差的效益有限。究其原因,美元要單方面貶值以扭轉逆差的形勢,最終還要其他地區的貨幣政策配合。

弱美元一廂情願
曾有不少經濟學者指出,美元貶值會打擊美國本土經濟,若要弱美元政策奏效,其他經濟地區便要共同承擔美元的貶值壓力。也即是說,其他地區貨幣兌美元要升值。然而,觀乎美元貶值的過程當中,只有兌歐元出現較大幅度貶值,其他的重要貿易夥伴(如日本及中國)卻沒有作出相應行動,以配合美元政策,美國真正的得益實際有限。
這個情況其實不難理解:日本一直希望透過日圓貶值以刺激出口;而中國亦一直不願意將人民幣升值。所以早前美國罕有地針對人民幣,指其有升值的必要。這正好反映弱美元的成效還需要其他貿易夥伴的配合,不然,結果只有事倍功半。
既然弱美元不能如預期般奏效,強美元會否取而代之呢?現階段似乎言之尚早。雖然近日美國經濟數據及美股表現利好,但早前聯儲局曾表示過,低利率將會維持一段時間,可見美國政府對經濟的調控仍要保持審慎,因此,突然間改變美元貨幣策略的機會頗微。

再轉強已見徵兆
不過,若以大趨勢而言,美元重新轉強已見徵兆。某程度上,美國政府減息多次,無非都是希望透過投資市場所創造的財富效應帶動內需。雖然這個算盤敲了接近三年也敲不響,但觀乎近日美股表現,這個春天雖然遲來,卻是市場所希望見到的。若果稍後時間美國復甦步伐得到進一步肯定,相信會有更多資金重投美元區。因此,美元轉強只是時間問題。
美元日後若真的升值,相信市場最擔心的,是會否影響香港的復甦步伐。我認為影響有限。第一、即使美元升值,其幅度也不會太大;其次、現時本地正在炒復甦概念,只要外界仍然相信本地經濟會受惠於珠三角的融合,外間的資金仍願意流入香港。至於擔心港幣升值對旅遊業會構成打擊,以目前主打國內市場的策略,應該無礙。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