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日遭受約三百次輕微地震衝擊,大地震亦預期隨時出現。天災無法避免,卻可以盡量防止損失。日本政府每年動用超過二千億港元防災經費,盡力將防災每一環節都做到有備無患。
現存技術只能做到在大地震發生幾秒前發出通報,但日本仍極度重視。為應付東海地區會再次發生關東大地震般的特大震災,日本在千葉縣至愛知縣設立預警監察網,將監測儀器埋在三十四個地點的地下一百米深處,又有二百個偵測地下水位變化及其他地震迹象的監察點。
今年五月,本州東北地區發生七級地震,預警系統就發揮功用,災區的鐵路、核電廠和工廠生產線及時自動停止運作,以防發生大災難。住戶的煤氣表也安裝了防震儀表,遇上強力地震會自動關閉。
管理系統上,日本自六十年代起就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全民防災體系,一旦遇上震災,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會立即設置災害對策本部,收集資料和商討對策;嚴重者會由首相府直轄。消防廳和警視廳亦會按一早擬定好的應對手冊調動。東京則設置了一百七十三個避難所與供水站。
新華網/《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