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由行效應,帶動本港旅遊業,預期未來3年訪港旅客逐年遞增,酒店將供不應求,為解決燃眉之急,業界建議將商廈改作賓館,並認為此舉將成市場新趨勢。
美聯測量及策劃部董事張一輝說,查詢商廈改建賓館的個案,較前大幅飆升,多集中於北角、上環、灣仔、油麻地及深水埗等市中心,物業樓面由1萬至8萬方呎。
張一輝指出,商廈改賓館,毋須補地價,申請需時約3個月,改建工程則要6至10個月,即約一年便可開業。若將工廈或其他用途土地改作酒店,單是申請補地價便需時9個月,連建築及裝修期,最少要36個月後才能開業,故商廈改作賓館,可有效快速解決未來一兩年酒店房間供應不足的問題。
現市場上已由商廈改為賓館,或服務式住宅的個案中,業主有投資者或發展商,當中中環德輔道中88號前華僑商業大廈,現為一所設有78個套房的賓館,至於早前以6400萬元易手的灣仔文匯商業中心,也申請改為三至四星級賓館。
美聯商業部區域營業董事黃漢成指出,現時港島商廈空置率高達17%,九龍有11.5%,租金回報率4至9厘,若改為賓館,回報率一般在10厘以上,是引發商廈業主轉為賓館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