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士布朗臣去世,有報道說他的《猛龍怪客》(DeathWish)是銀幕上警察「以暴易暴」的原創者;這是搞錯了。對七十年代以後所有警匪片影響最深遠的是另外兩部荷李活電影,都是七一年的出品,一是當年奧斯卡得獎電影《密探霹靂火》(TheFrenchConnection),一是《辣手神探奪命槍》(DirtyHarry),它們才是將警察從執法者變為生死判官的始祖。
七十年代初,美國在越南戰場被泥淖膠着動彈不得,國內反戰活動愈發波瀾壯闊,全國都猶如悶在一個罐子裏無從發洩。就在一九七一年,荷李活先後推出《密探霹靂火》和《辣手神探奪命槍》,戲中的警察一槍在手,對上級例不服從,對壞人從不留手──天生反叛卻又擁有傳統道德價值──在政治倫理和社會倫理崩敗淪亡的七十年代,有着振聾發瞶的效應。
這兩套電影不僅票房大旺,並且塑造了近三十年來的警匪片模式:不論何地,只要是警匪片,必然不脫《密》片的飛車追逐、拳打同袍,《辣》片中的警察濫用私刑為民除害等情節。影迷在七一年和隨後的幾年,陸續看到這兩部電影的續集和類似的電影,查理士布朗臣的《猛龍怪客》不過是其中之一。但《密》和《辣》片的製作人攝製時絕對想不到的是,這兩部動作電影起的不僅是社會作用,其思想性更對美國帶來深遠影響。
越戰之後,美國在失利的血泊中不能自拔,從福特到卡特都沒法走出戰敗陰影,直至列根上場,先是在中美洲格林納達救出美國人,再和蘇聯互以核武對峙,大有《辣》片中的三藩市警探哈利的影子──不向邪惡屈服,寧被天下所譴,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蛋。這種帶有西部英雄色彩的右翼政治特質,從一九八一年列根上台一直延到今天,橫跨二十載,歷四任總統而不衰。二十世紀上半葉縈繞美國不去的孤立主義,竟在列根的大炮和哈利的神槍硝煙中成為歷史,這是任誰都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