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正當街市叫賣的攤販準備收拾一切,便是阿桂開始「尋寶」的時候;一元一份瓜菜、數元一堆魚仔,就是她與六歲兒子小宇的晚餐。自從丈夫前年腦癌病逝之後,阿桂持雙程證留港照顧兒子,母子共用一份微薄綜援金,近日已到三餐不繼的地步。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即時撥款紓解其困境。
經過兩年「寡母婆守仔」的孤苦生活,令阿桂更留戀昔日有丈夫依傍的幸福日子。「佢為人心地好善良,好得朋友同埋街坊愛戴,對我哋母子亦都好好。𠵱家阿仔時不時都有話好掛住爸爸,又話如果爸爸重喺度就好。」三十九歲的阿桂欷歔地說。記者問小宇是否掛念爸爸,羞怯的他只是微笑地點一點頭。
阿桂與丈夫吳勝雄早年在內地結婚,婚後誕下小宇,母子留在鄉間生活,其夫則在港任職三行賺錢養活他們。二○○○年,其夫不幸罹患腦癌,其後花了數萬元在廣州接受腫瘤切除手術,惟癌細胞卻不受控制,更擴散至肺部;阿雄失去工作能力,需靠綜援金維生,阿桂母子則靠鄉間親友接濟。
○二年十月,其夫病情惡化,阿桂遂申請雙程證帶同九九年已獲單程證的小宇來港,希望陪伴丈夫走過人生最後的歲月,惜卻未能如願。「我哋嚟之前嗰日同佢通過電話,點知第二日佢突然間惡化,送入醫院時已經昏迷,我哋趕到去醫院,陪到佢夜晚就走咗,佢都見唔到我哋,亦冇留低一句說話。」阿桂語帶傷感地說。其夫終年五十二歲。
丈夫死後,阿桂一直留港照顧已在本港入學的小宇。
小宇今年剛剛升讀小二,母子每月僅靠小宇一份綜援金過活,扣除租金及水電雜費,每月實際可用的生活費不足一千元,即使應付一日三餐亦甚為勉強;另外,她需每兩個月前往入境處辦理雙程證續期,每次需費百多元,對她來說已是一個不輕的負擔。
「我惟有等街市臨收檔嘅時候去買啲平餸,有時隔籬鄰舍又會特登煮多啲飯餸拎過嚟;另外,教會嘅弟兄姊妹又會送啲米糧畀我哋。」阿桂哽咽着說,自六月削減綜援金後,每月她要倒貼三百元租金,母子的處境更加惡劣,她坦言已無法再撐下去。
阿桂的個案由香港人權監察轉介本報跟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阿桂的情況後,即時撥款六千元緊急援助金予她,作為她個人留港照顧兒子期間的生活費。
捐款編號:C1085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