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資訊站:<br>轉基金可能失去保證回報

積金局資訊站:
轉基金可能失去保證回報

積少日記
積少聽聞近來股市升浪持續,帶動強積金基金表現錄得不俗增長,不少計劃成員亦有轉換基金組合的衝動。好似積少好友文瀚,以往市況不明朗時,他把大部份強積金供款投資於保證基金組合,希望賺取穩定回報。最近,文瀚看好未來投資環境,欲將現時組合轉到較高風險的基金組合,並向積少徵詢意見。
積少知道近年保證基金成為不少強積金投資者的寵兒,但積少提醒文瀚要留意轉換目前保證基金組合可能會失去保證回報。

附「鎖定期」條款
保證基金大都附有所謂「鎖定期」的條款,即投資者要承諾在鎖定期完結前留在基金內,倘若中途轉換基金或轉換計劃,保證可能作廢或有所調整,情形就好像銀行定期存款一樣,存戶不能隨意提款。
其他條款還有「提款條件」及「有限保證期」等,前者是計劃成員在指定情況下提款才獲得回報保證,例如年屆65歲、死亡或喪失工作能力;後者是指個別保證基金過了某個期限,會變成無保證基金繼續運作。
部份強積金受託人會訂明有權檢討保證基金的保證回報率,積少提醒文瀚須加以留意。另外,強積金保證基金可分為「硬性保證」和「軟性保證」兩類。前者是指基金每年或每月的回報率,都可得到無條件的保證;至於後者是投資者須符合特定條款,才可得到有關的保證。據積少所知,現時市場上大部份的保證基金都附帶條款,嚴格來說都不是「硬性保證」。
積少建議文瀚要仔細向受託人了解其所持有保證基金的運作條款,免因胡亂轉換基金組合致失去保證回報,得不償失。
本欄是積金局與《蘋果日報》合辦,目的在於向打工仔提供有關強積金運作情況,提供資料,每隔周一刊出。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