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姨姨同叔叔,三年來我學識咗獨立,讀書成績又好咗,𠵱家重唔會成日發脾氣。」因家庭出現問題,而要到寄養家庭住了三年的梁桂芬,視寄養父母如親生父母一樣。
十八歲的桂芬由於生父自殺身亡,母親體弱多病,迫不得已在六年前搬進寄養父母家中,一住就是三年。她強調,幸好湯家養了三隻可愛的小貓,才令愛貓的她在甫踏進湯家時不感到半點陌生。
憶述住在湯家的日子,桂芬回味無窮。三年的生活,桂芬與湯家三姊妹一起遊戲,一起讀書,當然偶然也會因為家務分配的問題爭吵,但也無損她們之間的情誼,互相教導更令桂芬的學業成績突飛猛進。
一直把桂芬視作親生女兒看待的湯太坦言,對桂芬的教導特別嚴格,避免她行差踏錯。湯先生更擔當嚴父角色:「我做奸㗎!嬲起上嚟可以好嬲㗎!有次佢遲咗返屋企,我哋擔心到四圍搵佢。」在充滿愛心的教導及照顧下,桂芬漸漸變得獨立和自律起來。「𠵱家我已經習慣咗整齊,返到自己屋企見到啲嘢亂,就會忍唔住執拾」。
雖然桂芬在三年前離開湯家,返回自己的家,但現時仍會不時「回家」探望。曾照顧過二十多名寄養兒童的湯太太,對於桂芬的離開沒有半點不捨:「唔會唔捨得,見到佢哋可以返番自己屋企同家人團聚,係我最大得着。」
另一對寄養父母盧先生及太太,曾照顧一名七個月大的女嬰,直至她長大成人:「由七個月大左右湊到成十七、八歲,當正自己仔女一樣,差在冇十月懷胎咋,佢都叫我做媽咪㗎!」。雖然「女兒」在剛脫離了寄養行列,但他們決定繼續與她同住,義務照顧她。
正在照顧一名患有先天性右腦痲痹的兩歲男童的寄養父母李先生及太太,便成功訓練左腳不能走動的「兒子」踏出第一步,成為現時活潑跳脫的可愛孩童。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