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在八月二十六、二十七日講公屋租金與入息比例嘅中位數(MedianRent-to-IncomeRatio),一位女讀者陳小姐來電郵講佢自己嘅感受。陳小姐嘅現實個案,在左丁山認知以外,好令人同情,亦值得大家知道。
陳小姐今年二十七歲,與男朋友同居七至八年。十年前中學畢業後投身社會,起薪四千幾,與男朋友租鬧市大廈套房,租金千六,佔兩人月薪二十巴仙。九七年,市道好景,陳小姐月薪加至萬五,轉租鬧市大廈小單位,月租五千六,佔兩人收入嘅比例近20%。近年遭連番裁員減薪,月薪跌落八千五,搬去元朗村屋,月租一千八,租金比例超過21%。
陳小姐就係香港年輕一輩中,唔敢結婚生子,日日死捱,遭經濟不景打擊,由市中心搬去新界嘅打工仔典型,佢哋為生活默默耕耘,不斷調整生活方式去遷就番不斷下降嘅薪酬水平,捱到金睛火眼仍然睇唔到前景。所以陳小姐話:「本人既非中產,亦非綜援戶,從不是公屋戶,看到有關租戶租金官司,就覺得不吐不快……他們有資格可以入住租金廉宜的公屋已經比多數人幸福了,新公屋配套齊全、環境優美,夫復何求,難得他們還勞民傷財地爭拗那細微的百分點,真令我這些無政府資助的小市民更不憤!」陳小姐呢類市民,喺香港不知凡幾,從來冇資格入住公屋,希望佢哋自助者得天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