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好,紹興老兄放假遠遊,筆者再度執筆暫代其撰寫《投資學堂》專欄,與大家討論未來市況及投資概念。
記得去年6月,筆者在此欄做替工之時,曾經利用美元走勢來預測港股之表現,主要是從滙市中看出美元將會大跌,港元因與美元掛鈎,投資港股除了受本身基本因素影響外,亦要冒着滙率下跌的風險。結果美元跌至今年第2季才見底,港股亦在此段時間見底。
雖然股市的表現好與壞始終與基本因素有着最直接的關係,但大家亦不能否定資金流向的衝擊力。大家試試回想7.1事件之前的升市,當時並未有放寬旅遊人士來港政策之效應,但恒指已從低位回升了近2000點。當時香港的經濟環境仍處谷底,雖然最壞情況已出現,但曙光卻仍未見,照道理股市也不能有過大的升幅,除非是有明顯的資金流入。
若大家試從資金管理人的角度去想,港股已處低位,市場最蕭條的情況已因沙士拖累而出現,即是代表下跌風險有限。就算股市不升,若預計未來一年美元上升20%,投資港股單以滙價及股息回報計便有近25%回報。再者,港股市場有一個極之完善之衍生工具市場作對沖,自然令坐擁龐大資金之資金管理人所垂涎。這亦是為何筆者早在6月份已在自己的專欄中指出港股將踏入牛市的原因。當然,其後之CEPA效應及來港旅遊人士效應更加令海外資金瘋狂入市。
美元在過去數月的走勢顯示升勢已成,大漲小回,現時已從谷底回升近10%,相信在未來一年配合經濟復甦、息率趨升,以及總統大選等因素,美元有望再升10-15%。這正反映出現時投入美元資產市場的資金非但不會撤走,反而會源源不絕地湧入。
港股在資金流向主導之下,相信升勢仍會持續,當然,在升浪中總會出現調整浪,投資者必須懂得在每一次虛耗性的升浪中適當地獲利減磅,以賺取更佳的回報。
美元強勢令歐洲資金繼續流入港股,但短期內美元已呈超買而勢將作出調整,相信此調整浪會在9月份出現。從這一方向推論,部署投入美元資產市場之資金,極有可能在美元調整至較低水平才調動資金。若將此推論與港股的超買情況互相配合,即表示9月份港股極有可能先作出調整,待美元調整完成後才有新的資金大手流入,令年底前的港股再創全年新高。大家嘗試分析一下近數月歐洲股市之表現,將其與美股、港股及日股作比較,便會發現箇中端倪。
(小啟:譚紹興放假,沈振盈暫代,23/9回復正常)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