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期指結算前略為回吐後,上周五恒指再創今年新高,成交高踞百五億元,反映新資金仍不斷流入市場,投資者情緒十分高漲,未有退減的迹象。和黃(013)、長實(001)和太古(A,019)等續創新高,滙豐(005)再接近前高位,而近期表現較弱的中移動(941),其15日線已由跌轉升,追隨大市造好。
過去四個月恒指升30%,其中新地(016)更勁升66%,但由於各大藍籌股均沒有出現轉弱訊號,好友完全佔主導地位,又有龐大的成交配合,雖然目前這股熱潮很可能難以持久,但短期大勢仍以上升為主。
恒指去年初的兩個高位都在12000點附近,可視為大市的主要阻力,恒指在現水平再升10%,這便要求滙豐相對地作類似的升幅,但以同類股美國花旗銀行近期的弱勢表現,滙豐升上110元似乎較難實現。花旗銀行的20日線仍在回落中,上周五股價回落至近兩個月的低位。
若恒指高出去年底的前一浪高位約10%,則恒指便升至11250點,這或許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主要還視乎主要藍籌股的各自表現。
納指上周五續創全年新高,杜指亦接近本月中出現的全年高位,但美股經過六七個月的大升後,已愈來愈縮窄於少數幾隻科技股身上,這是不太健康的現象。
英特爾不斷創新高,股價拋離20日平均價約11%,屬該股少見的超買。但與此同時,微軟、IBM、思科及戴爾等20日線仍一直回落,未能擺脫調整的趨勢。藥品股、主要生物科技股和花旗所代表的銀行股,20日線均在回落中,並處於近一兩個月的低位,這都與個別科技股的勁升嚴重背馳。
少數科技股可能再一次帶動其他落後股繼續上升,但更大的可能是調整逐步蔓延至強勢股身上,納指在近半年已連續上升42%,目前升勢偏重於少數幾隻股的情況,實難敵得過龐大的潛在回吐壓力。
梁從源